在纪录片《那天,大海》的结尾,檀园中学的孩子们轻快地哼着“春天又来了,我们见面时的香气依旧”,一张张笑脸闪过,只有“已故”粗体黑色的字幕定格。
名高中生在听了船长原地待命的广播后,放弃了跳海自救。在等待救援的最后两个小时,救生服像夏橙一般明快的颜色成为了整部纪录片唯一的鲜亮。剩下的,只是活着的人在黑暗中,无路前行,又无法停下。
《那天,大海》剧照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大海的真相
作者:王璐
年4月16日,韩国京畿道附近,一艘名为“世越号”的客轮因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事发时搭载的人中,人确认遇难,其中大部分为高中学生。
时间没有遗忘“世越号”,这起韩国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事故至今一再被提及,并随着一部纪录片的诞生,发酵出各个版本的丑闻掩盖下的阴谋论。五年之后,三百多个家庭还在为寻找真相奔走,来不及寄放哀思。
时钟拨回4月16日上午10时,首尔。当关于海难的事故报告呈送给特别秘书长时,后者带着一封薄信走向总统办公室。同一时间,“世越号”基本倾覆,巨大的船体白蓝相间地卡在近陆地的海面上。所有人都在等待——受困者等待救援,船只等待海警放行,海警等待命令。视频不断传来,孩子们相互打气,直到最后一刻。
《那天,大海》剧照
下午五时,韩国时任总统朴槿惠来到安全部的“重大事故中央处理本部”会议与媒体见面时,大多数乘客已遇难;电视机里,一轮救援成功的假新闻播放完毕。
干旱陆地上掀起了愤怒的浪潮,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府披露朴槿惠“缺席的7个小时”,无果。大量演艺界人士发声抗议,数百人被封杀。《潜水钟》等一系列纪录片相继问世,将矛头指向*府的欺骗与消极作为。
在此期间,一部克制却让人不寒而栗的纪录片《那天,大海》悄然完成了采访、调查、拍摄。通过三个小时的抽丝剥茧,将单纯的“履职不力”引入一个更加可怕的猜想。
事实上,我们仍未知晓那天沉船的真相。
纪录片《那天,大海》海报
1
如果有人告诉文艺植,年4月16日,DOOLAACE的一次例行出海将使自己参与到韩国史上最卖座纪录片中,他一定不会相信。
早上八点刚过,货轮DOOLAACE船长文艺植走入驾驶舱,雷达显示对面驶来的船只AIS关闭。(AIS,“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其可以看到所有船只的名称和航线,提供船只位置、速率等数据)
关闭AIS意味着抹除船只的航行信息,这是正常航行不会出现的情况,文船长起了疑虑。
疑虑在几分钟后兑现——这艘隐没于海雾中的“幽灵之船”于八点半倾斜,沉没。“请船员发送广播,让乘客跳海逃生。”这是第一时间目睹“世越号”沉船的文艺植向“世越号”屡次发送的广播,但直到船体完全沉没也没有人听到——船员已在第一时间被海警救走,只留下让乘客原地待命的广播。
“世越号”沉没后一周,韩国*府公布了沉船原因——“世越号”在接近全南珍岛的孟骨水道入口后,8时50分许,进入屏风岛侧的右转路线。在船体试图右转的时候,船舶急转弯,向左倾斜,船体倾斜,导致集装箱与货物也朝同一方向掉落,加剧了倾斜。
《那天,大海》剧照
吊诡的是,尽管世越号AIS数据在转弯时前五个小时内被关闭。但就在CNN采访文船长五天之后,*府却公开了所谓的“复原数据”。
“AIS已经既然关闭,为什么在外媒介入后,就复原了?”《那天,大海》的导演,也是“世越号”事件的调查记者之一金志英仔细研究了航海雷达管制提交国会的数据,发现了第一处蹊跷。
在*府提供的所谓复原的数据里,船只沿着直线运行驶入孟骨水道,但雷达数据显示,“世越号”的航行轨迹并非直线,而是在交替弯曲航行。“就如同酒驾一样,为什么要不断转弯?”
AIS数据与雷达数据不符,*府严密封锁的口径撕开了一道缝隙,随即更多证据倾向于一场“预谋已久”的谋杀。船员们在两次调查期间,对于船只行驶状态和事故时间的改口;学生和幸存者对沉船时间的回顾与*府公布情况不同;被打捞上的多个监控录像综合显示,早上约七点到七点半时,船体发生的倾斜与官方发布的方向相反。
然而,正当科学验证、CG还原以及航线建构技术不断拼凑出一个模糊的方向时,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槿惠以继续调查“会花费很多国民税金”为由解散了由国民自发成立的特别调查委员会,纪录片也近乎停滞。
2
没有资金,没有权限,遇难者家属所提供的线索大多都断了。
金导演的案前,只剩下CNN采访中昙花一现的视频片段,文船长记录下的事故地点与*府公布的坐标之间足有米的距离,而冥冥之中,青瓦台一系列让人难以理解的操作,似乎围绕着这米的距离展开。
谁也没有想到,纪录片正是在此时实现了最后的“突破”。
像是灵光乍现,某天晚上,金志英尝试着在海底地形图上下拉米,意外发现航行线路完美地重合了海礁等高线,两个左急转弯与海礁线尖角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世越号”在每次看似“醉驾”的转弯,都是蓄意撞向暗礁的“自杀行为”。
《那天,大海》剧照
“虽然,我也不喜欢这种说法和这种联系,但是冥冥之中,会不会是孩子们呢,只能这么描述的,圣光一样的灵感。”金志英说。
作为辅证,调查团队研究了照片,发现左侧的船锚被使用过;汽车监控表明,“世越号”的倾斜是由极强的拖拽力造成。
拖延救援,发布获救的虚假新闻,以及青瓦台七小时被合理串联起来,这绝非一次意外的海难,而是一次早有预谋的自杀行为:
凌晨就关闭了AIS的“世越号”,一次次试图撞击海礁,而由于礁石尚不足以撞沉船只,“世越号”便将船锚下到礁石中,最终以拖拽力拉斜了船只导致自沉。
《那天,大海》剧照
为什么?
比起单纯的数据,这似乎是一个更难以回答的问题。遗憾的是,《那天,大海》停下了追问的脚步。而它停下的地方,骗保门,潜艇撞击,邪教门......一系列醒目又玄幻的假说涂贴在青瓦台的谎言之上,吸引来更多看客,却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3
年,《那年,大海》与韩国民众见面,在排片份额少得可怜的情况下,拿下超过50万人次的票房成绩,并创下本土纪录片票房历史第4,*治时事纪录片历史第1的票房纪录。
事实上,接到拍摄任务时,金志英对“世越号”一无所知,也认同*府所认定的单纯沉船事故。“就是在两个月内,做出一个简短的视频”。但当面对遇难者家属时,一向以目光犀利、采访执着的风格,而被冠以“疯狂金导演”的金志英无法拒绝。
追寻真相的路上,有真假掺杂的信息,有拒绝合作的知情人士,有*府的阻挠。纪录片团队自掏腰包,最终耗资9亿韩元,花时3年半,让人们又一次看到,将良知和职业道德付诸行动的媒体人。
《那天,大海》以一己之力给了当时的韩国*府一记重击。
《那天,大海》剧照
年,在海底沉默了三年的“世越号”被打捞上岸,民众对朴槿惠的执*能力产生动摇,文在寅迅速反击,成为现任总统。
上任以后,文在寅数次在脸谱等社交网络上发文,向“世越号”沉船事故遇难者家属和全国人民承诺会彻底查明“世越号”事故真相。
所有人都这么相信着。
然而,就在今年,怀着一腔热血上台的文在寅民调持续下降,调查又一次陷入暗淡。
为什么一起事故的调查如此之难?
韩国国情特殊,执**众多又受到财阀的控制,而诸多财阀的背后是美国的经济力量。作为以美国代言人存在的朴槿惠、李明博等人,以及“世越号”背后大企业的暗影,是文在寅难以动摇的。
而这一次集体“自杀”究竟牵扯进了哪些势力,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那天,大海》剧照
更大阻力来自于“后真相时代”。面对涌向社会的信息碎片,大部分家属和社会民众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查证、采访、取证。
而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又让人们养成对所谓专业信息的依赖,谎言与真相只是依靠民众的情绪和意愿选择对立或者合作,一些被遗忘,一些注定无法撼动。
徘徊于两者之外的,则是遇难者的家属难以被时间抚平的悲伤。受害者浩赞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年无论多么憋屈,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感觉到了真相归明的时刻,才能哭出来。
《那天,大海》剧照
在纪录片的结尾,檀园中学的孩子们轻快地哼着“春天又来了,我们见面时的香气依旧,”一张张笑脸闪过,只有“已故”粗体黑色的字幕定格。名高中生在听了船长原地待命的广播后,放弃了跳海自救。
在等待救援的最后两个小时,救生服的夏橙一般的明快的颜色成为了整部纪录片唯一的鲜亮。剩下的,只有活着的人在黑暗中,无路前行,又无法停下。
翻开新闻,关于世越号的调查早已停留在年四月份文在寅最后一次口头表态中。猎奇的假说逐一退潮,埋葬着真相的大海沉默如常。
最后的问题没有解答,但人们似乎已不再提起那些孤勇,祈祷也已落幕。
编辑:禾
图片来自豆瓣、《那天,大海》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