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归来仍是少年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怎敢忘家
TUhjnbcbe - 2023/1/9 22:27:00

编者按:有一种精神来自历史深处,激荡于脱贫战场;有一面旗帜扎根人民心中,飘扬于大道康庄。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引领行动,精神坚定信心。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河南“三大精神”,其发源地都处于“三山一滩”重点贫困区域,是河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慎始如终,则无败事。曾经,“三山一滩”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集中了河南70%的贫困人口。现如今,在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三大精神”的引领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早已深深融入“三山一滩”地区、乃至全河南人民的血脉之中,汇聚成了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为新时代河南更出彩、为河南“十四五”开好局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此,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特别策划《精神的力量》主题报道,探寻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密码,溯源实现全面小康背后的精神引领,齐心协力讲好河南出彩故事、展示河南出彩形象,为谋划“十四五”开局添砖加瓦。

映象网特派记者郑北周程琳陈伟然阮海峰贾利超/文段晋哲/图路风浩/视频发自安阳林州

郭永亮父子在红旗渠青年洞前重温红旗渠精神

眼看着父亲的尘肺病越来越严重,医院缴费通知单让刚刚18岁的郭永亮再也坐不住了。“家里这么困难,我要出去打工,咱林州人连红旗渠都能修得好,还怕闯不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就这样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郭永亮踏上了去天津建筑工地的路途。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时隔26年,从小瓦匠到如今的建筑集团董事长,郭永亮到现在也忘不了当年离开家时父亲对他的叮嘱:“不管是做人还是盖房子,咱个人吃点苦、吃点亏无所谓,但是质量搞不好,人品搞坏了,你就是坏了咱林州的名声,坏了红旗渠的名声。”

每个林州工匠心中都有块“责任碑”

红旗渠

林州自古缺水,干旱留给林州人的是一幅幅悲惨的历史图景。民国初,林州桑耳庄村有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曾跌死跌伤多人。有年除夕,挑水的人多,老汉桑林茂“挨”了一天的时间排队,挑回一桶水,新媳妇王水娥日落时到村头迎接公公,可她一个不小心,碰翻了桶,水瞬间倾覆。当夜,羞愧交加的她便上吊自尽了。那时候,一桶水的倾覆,足以剥夺一个人生命的尊严,也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

而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也造就了林州人不怕吃苦、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冲劲。为了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林州人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造了一条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这条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是10万林州人耗时10年,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钻石打洞建设而成。建设期间,座山头被削平,钻透个隧洞,架设渡槽座。

而郭永亮的父亲就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10万工匠之一。从小郭永亮就常听父亲念叨当年修渠时的故事:“红旗渠青年洞门口有块刻着咱采桑村名字的‘责任碑’,那是咱全村人的骄傲哩!”那时年幼贪玩的他却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父子两代人用手触摸着纪念当时修渠的标牌

年,郭永亮刚刚到工地做一名瓦匠学徒,教他的师父是一位林州同乡。师父手把手地教,他也认认真真地学,可是每次等他把活儿干完,师父却还是要重新砌一遍。这让郭永亮十分不解,师父对他说:“当年咱修红旗渠,每个村负责的渠段都要立一块‘责任碑’。把活儿干好,这是咱的责任,你是新手干活儿毛糙,所以我得再修一遍。”

听了师父这么一番话,好强的郭永亮脸上有些挂不住。虽然他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却泛了上来:每次趁别人闲的时候,他便偷偷地跑回工地,把不平整的墙重新砌一遍。久而久之,他的手艺不仅越来越好,干活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靠着这样一砖一瓦地砌,郭永亮从“小学徒”变成了“正式工”,最后还当上了项目经理。

而这么多年来,那块立在红旗渠上的“责任碑”,一直矗立在郭永亮的心中。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

郭永亮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如今仍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

年春节,郭永亮和哥哥一合计,不甘心一直打工的兄弟俩决定出来创业包工程,干一番自己的事业。还没出正月,他们就带着同村6个工人,急急忙忙赶回天津。在那里,他们的第一单工程刚刚开工,没人脉、没资源的兄弟俩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临行前,哥哥特意对郭永亮说:“不管再苦再累,咱也得把这趟活儿干好!”

正值寒冬腊月,气温已经跌破了零下10度,郭永亮白天领着工人在工地上忙活,因为年前搭建的简易板房被寒风吹倒,再加上工程款需要垫付、经费有限,晚上一众人只能挤在面包车里过夜,饿了就抓个馒头配口白开水应付一顿。

寒冷的天气不仅让郭永亮吃尽了苦头,也给他们的工程带来了麻烦。因为气温过低,刚浇筑的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眼看着辛苦忙活了这么久的工程出了问题,有人劝郭永亮:修一下算了,如果重新弄不仅费时费力,连原材料都不好买。

“这质量是咱林州人的命,不管再花多少工夫,都不能让工程质量出问题!”郭永亮说,他从18岁出来打工时,就知道林州人在全国建筑行业是出了名的手艺好、质量好,外地人听说来的是林州工匠,都会高看一眼,这块“林州工匠”的招牌也绝对不能砸在自己的手里。

为了这块招牌,郭永亮把之前出问题的地方全部推倒重建。预定不到新的混凝土,他就趁天不亮跑到公路上拦过路的混凝土搅拌车,高价买材料,并嘱咐工人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标准,不能再出现质量问题。

靠着这份“质量第一”的责任感,郭永亮所负责的安置房小区建设不仅按时完工,所有的建筑标准都与图纸上的丝毫不差,在交付后更是因“工程质量零投诉”,被当地评为安置房小区样板工程。

而让郭永亮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块他曾“拼死”守护的“林州工匠”招牌,能成为他日后承建工程的“敲门砖”。

“林州工匠”,金字招牌

父亲给郭永亮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

林州素有“建筑之乡”“工匠之乡”的美誉。早在明、清朝时期,林州工匠的建筑技术已闻名天下。

年,多家外企将在天津建厂的消息传遍了当地的建筑行业,各大建筑公司纷纷摩拳擦掌,誓要拿下这批“大工程”。而当时,郭永亮的公司才刚刚成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也参加了竞标。

在得知竞标企业里有来自河南林州的公司时,有两家出资单位竟意外地把工程交给了郭永亮,“事后出资单位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非常相信林州的工匠,因为林州人连红旗渠都能修得好,盖几座厂房肯定不在话下。”

确实如郭永亮所说,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在无数人耳熟能详的国家级工程建设中,都有林州人的身影,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让无数人知道了林州工匠,也让“林州工匠”成为全国建筑行业里的金字招牌。

靠着这块金字招牌,郭永亮的公司做得顺风顺水,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做得越来越红火,这本该是件让人开心的事,郭永亮却说,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太行山下小城,却有着大都市的光与景

郭永亮在工作中坚守着红旗渠精神不断砥砺前行

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一时间所有的新项目都没了。那时,许多建筑公司都选择裁员缩减开支,而郭永亮却做了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如果有工程,哪怕没有利润也要干,把挣来的钱分给工人。如果没有工程,哪怕自掏腰包也要养活大家。

“这些工人从林州出来,跟着我们跑遍全国各地,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更重要的是,有咱这些工人在,咱干活才有本钱。”郭永亮说,那时公司不仅没有项目,还欠了多万的外债,但是他能有今天靠的是“林州工匠”这四个字,如果工匠都没了,要公司还有什么用。

如今,郭永亮兄弟俩的公司已有多名员工,公司的办公地点在林州市建筑总部大厦,这里是整个林州最繁华的地方,而郭永亮在这里办公却不用花一分钱。“*府把楼盖好,免费送给我们这些建筑企业,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把每个工程做好。”郭永亮说。

林州市建筑总部大厦

建筑业是林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目前共有家建筑企业,60%的农村强壮劳动力从事建筑工作,6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建筑业,60%的居民储蓄存款来自建筑业。

而林州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设有建筑业管理局的城市,负责协调关系、培育市场、接纳劳务,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相关服务。

林州虽然是太行山下的一个县级市,但行走在林州城区,你会发现这里的高楼大厦林立,道路宽敞,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质量都大大高于同类城市。而这片大都市才有的光与景,与红旗渠精神密不可分。

“出太行”的林州人,归来不忘“富太行”

郭永亮父子是传承红旗渠精神的两代人

每年重阳节,林州采桑村只要是70岁以上的老人,人人都会有一份节日礼物,这是郭永亮和哥哥特意为老人们准备的。为了建设家乡,他们还向村里捐款万元用于拓宽硬化道路。年他们又向采桑镇*府捐款25万元修建拓宽翟阳线,并捐款60多万元对村小学进行全面改造,翻新了教师办公室和教学楼,美化、硬化了校园,并购置了新的教学设备,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

“我父亲常对我和哥哥说,你们是‘渠三代’,当时修渠咱村里家家户户都出了力,如今咱富了,也不能忘了村里人。”脱贫攻坚开始以来,郭永亮兄弟俩的公司每年都会带着贫困户外出务工,平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高峰时达到余人。郭永亮说,带家乡人脱贫致富是他们的责任。

年,林州被推荐为全国扶贫交流基地。而建筑业扶贫,成为了当地众多扶贫举措中的亮点之一,全市73家建筑企业、名项目经理与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人实现了建筑业转移就业。

红旗渠成功修建,哺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建筑队伍占领市场、树立形象、赢得声誉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后,林州外出队伍达到2多个,从业人数达到10多万人,从此形成“10万建筑大*出太行”的壮观景象。

像郭永亮这样走出太行山“先富起来”的林州人,不忘积极回报家乡,他们不但带回了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理念和发展的信息,搞建筑、兴工业、办教育,让林州的发展日新月异。

如今的红旗渠精神被后人传承

十万建筑大*出太行,为林州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金积累,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的各项经济建设,使封闭的林县人在城市意识、商品经济意识的熏陶下,解放思想,提高素质,走出跨行业、跨区域的经济发展道路。

而如今,林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下,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美太行”发展思路中的林州新名片。太行大峡谷被评为4A级景区,红旗渠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廉*教育基地,红旗渠林虑山荣膺国家地质公园。林州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旅游品牌达到19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归来仍是少年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怎敢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