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获得诺奖之后,莫言第一次回答完了我们的问
TUhjnbcbe - 2020/6/3 13:45:00

你还记得,上一次看到作家莫言一口气回答二十几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吗?

11日下午,在关于自己作品独家授权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位诺奖得主回答了包括腾讯网友在内的二十多个问题,也透露了新小说创作的最新动态。腾讯文化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独家直播,超过七万人在线观看。

视频:专访莫言,带你走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长约2小时31分37秒

以下是莫言在发布会现场的答问实录。

根据主办方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标题为编者所加。

莫言

推荐过谁做诺奖候选人?确实推荐了,要保密50年

Q

你获奖那一刻心中在想什么?

莫言:好像当年回答过这个问题,我当时回答的时候说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因为那样情况下灯光那么强烈,舞台、乐队,旁边坐那么多人。我当时回答就是我在观察,脑子一片空白,实际上脑子一片空白不可能,观察的时候也要用脑细胞指挥自己的眼睛。当时坐在舞台上看到同获诺奖其他行业的化学奖、物理奖的这些得主,也看到了我对面坐着瑞典皇家的国王、王后、公主们,另外看台下的观众,看我自己的家人。我感觉到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能够在北欧这样一个富丽堂皇的、华贵的讲台上领取全球瞩目的奖确实很不容易,我自己也感觉到很不容易。当然,我内心深处也充满着感激,感激我的读者,感激我的老师,也感激我的亲人和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了四年以后回过头回答这个问题,我多说一点。当时的回答很简单。

Q

中国作家什么时候再能得诺奖,你最看好哪些作家?作为诺奖得主,你会做一些助力的事情吗?

莫言:我非常期盼着,我现在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期盼着中国第二个中国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因为一旦出现以后,热点、焦点都会集中在他身上,我就可以集中精力写小说了。这个我认为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什么时间会得,我也不是算命先生。当然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向瑞典学院推荐得奖候选人的权利,我也会好好行使这个权利。

主持人:也不能告诉你们,但是要保密。

莫言:确实推荐了,但是要保密50年。

Q

我最喜欢您和贾平凹老师,你还有什么创作方面的野心?

莫言:贾平凹是我的大哥,我非常尊重他,虽然坐在一起的机会不多,但是神交久已。我很难忘却80年代从*回来,当时还跟他没有见过面,贸然给他拍一个电报,让他去火车站接我那个往事。因为火车晚点8个小时,贾平凹在西安火车站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莫言两个字。后来人家说你们把牌子翻过来我就告诉你,你上面写着莫言谁敢说话。

我看到网友批评我,莫言这个人太不地道了,让贾平凹等了8个小时也不出现,也不告诉人家。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没有手机,在火车上也不能拍电报,我下火车以后,充满希望到处张望,看能不能看到贾平凹的身影。同学们说你做什么梦,贾平凹这么大的名气,你没有见过人家,人家怎么可能接你。后来我想也是,他怎么会来接我,互不相识,多年之后在日本看到这篇文章才感觉到老贾真是好人,真去接我。但是后来他没有吃亏,他这篇文章转载了几百次了,得了很多的稿费。

浙江文艺出版社展示了一枚独具匠心的莫言肖像印

莫言在他的手书题字上盖莫言肖像章

莫言

作家剖析了自我,才能对别人宽容

Q

你在采访中说过,80年代把好人当坏人写,90年代把坏人当好人写,现在把自己当罪人写,请你谈谈这三种写法不同,以及今后是否有新的写法?

莫言:这实际上也有一种文学史上的延续的意义,在60年代、7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的文学写作实际上先入为主的东西很多,包括那时候电影以及其他的作品,好人、坏人非常明确。看电影小孩都知道,坏人出来,音乐都变了,连化妆、台词、形象都是丑化的。包括文学里面对正面人物描写和反面人物区别很大,比如说有一副挺拔的身材、浓眉大眼,这样一些词不可能描写到敌人身上去。事实上是这样吗?并不完全是。

因为生活当中无论是敌人的队伍还是我们的队伍是各种人都有的,我就是举一个例子。当时出来写作的时候感觉到应该从这方面突破,我们不能沿袭过去写法,好人坏人都应该当人来写。甚至应该矫枉过正,应该把好人当坏人写,过去写的好人一点弱点都没有,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永远不会犯错误,永远没有胆怯、卑微。也不是把好人写成坏人,就是写出好人作为人的一面,他的软弱、他的自私、他的怯懦都是有的。

无非最后战胜自己,反过来把坏人当好人写也是这个意义,坏人也有好的一面,你说即便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他有时候也可能会动侧隐之心,他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属也是充满温情的,所以是这个意义。慢慢到了90年代以后,就把自己当坏人写,同样是这样一种艺术辩证法。我们一直在观察别人,批评别人,分析别人,但是很少往内看,来分析自己,批评自己。鲁迅为什么伟大?鲁迅就是经常自我拷问,他写一件小事,他得进行严酷的自我拷问。不要老是抱怨别人,老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敌人,老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差,老是(只记着)别人给自己的一些批评。

当然还有更加深刻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内心深处都是有一个朦胧的地带,我们在人和事物之间有一个朦胧地带,往前走以后光明正大,往后退一步变成一个小人、恶人甚至一个禽兽,在这个意义上讲把自己当做罪人写是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一个作家深刻认识剖析了自我,认识了自我,然后才能够对别人宽容。

今后要沿着这样的想法来写,首先要把人当人写,不要受更多时代、*治以及流行观点的影响,无论写什么年代的故事,写什么年代人物,还都是要把人作为自己描写的首要对象。

主持人:无论怎么写,以人为本,最人文的。

莫言:人学永远是以人为本,否则没有文学。

主持人:写出人的丰富性,立体性。

莫言

网上“莫言语录”的作者,请把孩子领回去

Q

莫言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有很多有名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以后还有没有将自己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打算,你的新作会改变吗?其次近年来IP成为潮流,众多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对现在这样的IP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莫言:我确实有一些作品早年被改编成电影,像《红高粱》,后来还有《白棉花》,张艺谋改编的电影《幸福时光》。当然后面的作品也有很多的导演、制片人甚至有演员来谈,始终没有真正地谈妥当。我觉得我的小说很多是戏剧性很强的,我认为我是对戏剧非常感兴趣的作家。我小时候是看着很多农村地方戏长大的,所以小说里面的场面,对场景的描写,舞台描写,对人物戏剧性的刻画,尤其人物讲话,应该像台词一样写。

所以我的小说里面也有很多评论家发现,包括一些话剧导演,说是《生死疲劳》里面在西门大院里面那一帮人喝酒的场景,就是话剧,拿到舞台上演就行了。将来肯定还会有别的小说被导演们改成电影。

IP我不是特别知道,我知道是一个综合著作权,会由一个小说改成电影、电视、手游、漫画等等各种各样形式。我觉得这对作家来讲是一件好事,一个作家有两个IP够吃好多年的,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觉得最根本还是把小说写好,至于什么IP不IP,这不是我的事情。我写一个小说能够IP当然好了。

Q

莫言老师,现在网络小说和各种自媒体平台,您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如何看待现在青少年不是太爱看经典作品的现象?在迎合年轻人审美要求方面您有没有什么想法?

莫言:关于网络文学我表态很多次了,网络文学没有太成气候的时候我就开始表态,表示热烈地拥护,而且那时候我非常明确说,我的表态比很多官方比还要早多了,网络文学是我们的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最根本还是关于文学的定律。写故事,写人物,要使用优美的语言等等,要寄托高尚的、深刻的思想,这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然,发展方式、写作方式不一样,阅读方式也不一样,那么这些特点不应该是关于文学评判的标准。不能说我用一个标准评判网络文学,用另外一个标准评判传统文学。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由于书写方式和阅读方式改变,导致这个文学内容发生一些变化,这是存在的。但是最终网络文学中最好的东西还是要出成书,我们的书可能会编到网上去,至于当下其他的用手机阅读、手机写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获得诺奖之后,莫言第一次回答完了我们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