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4月2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钟嘉琳)城市发展,创新之*存于匠心。
“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抓住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牛鼻子……”全省年工作动员大会,以关键词“创新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力是一种“引领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力也是一种“突破力”,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攻坚能力。
越是创新,越需匠心。烟台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创新力”。市总工会着眼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注重发挥工匠人才的引领作用,联合多部门精心组织实施“烟台工匠”建设工程,深耕工匠培育“沃土”、打造工匠成长“摇篮”、广搭工匠建功“舞台”、营造工匠关爱“生态”,形成了选才、育才、用才、爱才的工匠建设体系。
在中集来福士,多型海工装备正在建造和维护中。(资料片)YMG全媒体记者唐克摄
选才——
工匠选树聚焦主导产业链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突破提升……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创新。
从一名管路安装工,逐渐成长为国之重器的建造者,“齐鲁大工匠”、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路安装班长杨德将先后参与了30多个大型海工项目建造,刺骨海风中、露天井架上,他无数次观察、试验、再观察、再试验,现场解决疑难杂症百余项,提出上百条创新改良方案,攻克了许多由国际厂商垄断的钻井系统技术瓶颈。
“创新是工匠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理念,体现在通过孜孜不倦的创新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在杨德将看来,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
创新,源于匠心。市总工会瞄准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激发职工“创新力”,建立了立足区域、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的工匠选才体系,鼓励劳动者敬畏职业、追求完美、突破创新。
“我市涌现出的全国行业大工匠、齐鲁大工匠、齐鲁工匠和烟台大工匠,90%以上集中在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史秀波告诉记者。
聚焦主导产业链发展,市总工会完善选才体系,部署工匠培养链、选树链,把*策制度、选拔对象、硬件投入等向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倾斜,融入全市“十四五”规划,成为我市主导产业技能人才建设的长远性举措。
聚焦行业急需工种,深入开展“百万职工大阅兵、十万精英大比武”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不少于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层层设立“工匠擂台”,形成“基层有比武,层层有选拔,市区有大赛”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竞赛选拔挖掘工匠人才。
聚焦企业紧缺人才,重点指导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扶持建立一批“工匠孵化工作室”,发挥工匠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广泛开展业务培训、难点攻关等,带动更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全市创建各级工匠创新工作室多家,带动20多万人次学本领、提技能,成为企业培育人才的“前沿阵地”。
工作中的杨德将。(资料片)YMG全媒体记者逄苗摄
育才——
多方联动培育创新型工匠
“感动!超燃!”回想起市总工会在学校礼堂举办的“永远跟*走·奋进新征程”首场劳模工匠事迹报告会,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王洽仍难掩激动。
当天,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张葆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刘伟等劳模工匠来到学生们身边,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创新攻坚的故事,朴实生动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这场宣讲让我领悟到工匠精神既包含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也包含了注重创新、敢闯敢试的工作态度。我完全被工匠们的这种精气神和创造力所折服了,希望我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王洽说。
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力”,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
烟台工匠学院在烟台职业学院落户,依托市总工会紧密联系企业的优势,搭建起烟台工匠培训联盟、烟台工匠学院及分院、工会会员单位三个方面联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施耐德电气公司共建“施耐德电气学院”,实现了“校园小工匠”向“企业工匠”转换的无缝对接;烟台汽车工程学院以高水平、高标准建成了集教学实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和工匠孵化基地,年培训规模人次以上……
市总工会协调部门、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优势资源,汇聚育才合力,形成多方联动培育创新型工匠的工作格局,搭建起职工创新创造的广阔舞台,为企业发展赋能蓄力。
制度建设上部门联动——牵头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13个部门联合组成“烟台工匠”建设工程推进工作委员会,先后出台《关于实施“烟台工匠”建设工程的意见》《烟台市工匠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各部门各司其职、配合联动、合力培育工匠。
阵地建设上校企联动——在全省率先成立“烟台工匠学院”和“工匠孵化联盟”,在全市职业院校和骨干企业,择优挂牌70家市级“工匠孵化基地”,创新校企联合办学、工学交替等工匠培育模式,打破院校与企业工匠培育“壁垒”。
体系建设上四级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优势,每年在所属区域、行业和单位层层开展工匠选树活动,将拔尖技术骨干逐步培养成为“烟台工匠”乃至“齐鲁工匠”,形成了“市、县(市、区)、产业(大企业)、企业”四级联动、梯次培育、多层推荐的工匠培育体系。
鲁宝钢管生产车间。(资料片)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摄
用才——
“匠领”带学徒共创新
工匠“创新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在耳濡目染中培育。
从打破个人搞创新这种“独木难成林”的局面、组建公司第一支“创新小分队”,到公司正式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再到带头延伸成立30个基层“工匠孵化工作室”……“齐鲁大工匠”、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人栾会光带领技术人员针对生产工艺、设备等不断改造创新,先后提出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及科技进步奖,越来越多的工匠型创新人才正在他的带领下成长。
“烟台大工匠”、烟台鲁宝钢管有限公司电器维修班长成进*,是公司技术创新的“领路人”。曾有一名维修人员向他咨询专业技术难题,他一边上机演示一边讲解,15分钟就让对方“入了门”。对方高兴地说:“你这一点拨,我真是豁然开朗!”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是成进*花了一个月才啃下的“硬骨头”。
用“匠才”带动更多人才创新创造,市总工会搭建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效平台,围绕一线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匠师带徒、工匠讲堂、技术帮扶、揭榜攻关等活动,让“匠领”和学徒共同攻坚克难、解决技术难题成为常态,实现工匠和职工教学相长、共同创新创效。
仅去年,各级工匠带领一线职工共完成了技术革新6万多项,推广应用新技术多项,有力地推动技术传承、创新创效。
创新力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内生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市总工会着眼推动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广泛搭建各类建功平台,让创新力融入在每一位工匠型人才的基因中,在烟台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生根发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