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青和力MAX打造中国最温情的青年
TUhjnbcbe - 2022/10/24 15:07:00

来源:回澜听涛

“青和力”,这个看起来和青岛沾亲带故的新词汇,通俗来理解就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由城市鲜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个人成长指数和城市发展指数共同构成。在DT财经·城数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报告》中,选取了35个城市进行综合考量并排名。上海领跑,青岛列第14位。

01

逃离北上广?

年轻人躲不过去的“真香”的定律

青年,一个自带光环与美好的群体。青年,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他们往往和奋斗、激情、创新等等一切积极向上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而在他们为自己未来拼搏进取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未来。

这股奔腾的力量,要去哪里?年轻人大概率不会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再决定去哪个城市发展。比起硬性的各项经济指标,更多的工作机会、包容便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看起来“软性”的因素,反而成了影响他们决定的关键。那些嘴上喊着“逃离”的青年们,身体却异常诚实,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上海。

02

为什么是上海?

不论是城市GDP榜单,还是城市发展潜力综合排名,上海都位居榜首。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拥有强大的产业基因和产业优势,集聚了金融、航运物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培育了汽车、电子信息、装备、钢铁、石化等一批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也因此能从容地根据各产业特点分类指定人才配套*策,不断完善产业人才工作的推进,进而让慕名而来的年轻人可以拥有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和相对公平、优渥的经济回报。

以金融为例,上海金融市场已成为国际上市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年以来,全国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金融人才中,有27.6%选择在上海工作。

城市以上,还有“都市圈”。我国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聚集了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了约54%的GDP。这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就是上海都市圈。它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前景,同时也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满足着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激发着年轻人到沪创业的热情:天南海北,逐梦而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可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年轻人的大量涌入,必然会造成更激烈的竞争,“地铁醉酒男子痛哭”“下班后久坐车内不愿上楼回家”,这样的新闻让人泪目心酸。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奋斗背后藏着冷酷的现实——有限的优质资源只能是少数人角斗厮杀后的馈赠。有人留下了,缴获胜者的礼物,而有人却不能如愿以偿以努力兑回报、不得不黯然离场。一座城市的“青和力”爆表,并不一定代表它对年轻人友好。我们也不能只谈城市对人才的吸引,而选择性忽略掉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幸福感。

03

那些彷徨的年轻人

需要一个怎样的青岛?

青岛,一座气质与上海最为接近的北方城市,同样兼具包容、开放的精神内涵,具备提供职业、社交、自我提升、多样生活等资源的必备条件,更是时时刻刻能让人体验到“不费劲”“不刻意”的幸福感:一个悠闲的下午,一间安静的咖啡馆,一本薄厚适中的小书,一个不经意的抬头或回眸,是无边无尽、明媚的海岸线……

然而这份幸福感中,总好像差了些什么。

没有夜生活?房贷压力大?

工作节奏快?生活成本高?

是,又不全是。

需要拼、渴望搏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一个怎样“青和”的青岛?

为了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青岛重拳打在“住”这个痛点上。在《关于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申领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里,有明确的规定,符合申报条件、在青就业或创业的研究生可申请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申请人夫妻双方同时具备申领条件的,可分别享受。而所谓的“申领条件”,只做了针对“年龄”和“学历”的要求。

此外,今年年初,城阳区也正逐步推进人才共有产权住房的*策,只要符合七类人才划分标准,就能按照与等级标准相对应的产权比来享受购房优惠,真金白银地发放住房补贴,可以说诚意满满,只为人才落户。而横向比对上海,仅在落户一项上的标准,就较为苛刻,除满足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省部级*府奖励(满足其一)等条件以外,还需在任职单位工作五年以上。再加之高房价、车牌车位、上班通勤等额外成本,这座满满“青和力”的国际大都市,看起来并没有多么“亲和”。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年轻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到沪汇聚、补充,上海本地顶级高校毕业生留沪率甚至高达70%以上。哪怕辛苦,也要留下,为什么?花得多,挣得也多。一座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的城市,总会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归根结底,一座城市到底能不能吸引年轻人,还是要看能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所谓“青和力”,其他因素皆为“影响”,并非“关键”。各地激烈的城市抢人大战,青岛也躬身入局,可是我们怕的是,就算开出非常优厚的补贴条件,时间久了也难免会出现“吃完补贴、转身就走”的尴尬局面。同样是青岛学习对标的对象,深圳从未打造院士港,为什么偏偏吸引了那么多院士去落户?

没有高薪酬的岗位,就留不住高能力的人才。而薪酬,又是由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企业形态所决定。青岛作为常年GDP徘徊在十位左右的城市,有自己的经济优势。可这种优势,放在全国、放在新一线城市中比,仍有差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差在哪儿?产业结构有短板。

二十年前,白色家电让青岛企业风头无两,食品饮料、化工橡胶也齐头并进。然而近些年来,这些青岛的产业根基,却逐渐跨过了自己的快速增长期,甚至变为减速的旧动能。与此同时,青岛又错过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期,新旧动能转换出现了滞后的空挡。这一空,又是几步、十几步远。跟上海成熟、综合、多元的产业形态相对照,青岛的产业虽然比较齐全,但存在低端化、碎片化、区域竞争同质化的现象。

以年轻人就业来说,择业机会是多,可岗位含金量和薪资水平普遍较低。这也时常让人想起青岛“没有夜生活”的感慨。谁不想“柳陌花街新声巧笑”、“茶坊酒肆按管调弦”?能开张的买卖谁不愿长营业、多挣钱?问题是开张不到深夜已没有消费的客源。那些抱怨夜间冷清的“后浪”们,又为何偃旗息鼓、宅家养生?没钱。

薪酬之外,青岛给年轻人营造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并不及落户、住房补贴那样“直观”“豪爽”。还记得去年7月,有媒体报道,青岛有两项海洋科技成果远走他乡落地转化,其中一项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水母娘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其最新海洋研究成果“水母活性肽与蜇伤解*剂”以万元的转让费落户上海。要知道,这款药物从年就已经试用并且证明有效,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都难以在青岛落地转化,并最终于年7月与上海一家企业签约。科技成果,青岛研发,却转接在外地开花,这足以见得我们在帮扶企业成长上的滞后。而错过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也错过了招揽人才的窗口。

诚然,近些年来,青岛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诸多鼓励创新创业的*策,却对适合年轻人参与的朝阳产业扶持、容错力度有限,这些最终都会造成个人成长空间受限。在《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中,新职业从业者收入排名第一的,依然是上海。这里的新职业,不同于传统职业,诞生晚却更配适市场发展,起步较快且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比如整形医生、宠物摄影师、民俗房东、外卖运营规划师等。这些新职业者的个人收入,也相对较高,跟娱乐、婚庆、医美、亲子等领域相关的从业者,有近四分之一月薪轻松过万。而这方面的规划引领和产业地图,确实是青岛的弱项。

最让人异常惋惜的是,青岛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没有进行深耕和有效的整合,以市场为主体开发的程度不高,跟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存在很大的差距。年,歌手赵雷的一曲《成都》,勾起了无数人想去蓉城走一走的念想,之后,成都以时尚引领城市形象塑造,借助这首网红歌曲升级城市营销、推出“蓉飘”概念吸引年轻人赴蓉发展、创业和生活。年,“不倒翁小姐姐”刷屏抖音,将西安大唐不夜城变成了年度最火景点和游客打卡圣地。

反观青岛,具备网红所有的天然条件: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还有德国人留下的绝美的历史建筑。它是中国最像欧洲老城的地方,保留得如此完整,却阴差阳错地与网红流量失之交臂。而这些,也恰恰是青岛在推进国际时尚城建设过程中,需要破局的着力点——如何更深层次地发掘市场和网络平台的活力,如何更有特色地做好城市宣传营销。

04

中国的“青年理想城”,到底长啥样?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依然是“最贵”的资源,而年轻人更是助推城市发展的主力*和未来。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城市之一的青岛,更应看准时机、超前谋划、提前布局、主动出击,赢得年轻人的青睐。

与其他北方城市相比,青岛的*治文明程度较高,透明、公开、守规矩,这为区域之间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下了天然良好的基础,也为优质的营商环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将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变局之中,青岛应以更加开放的“包容精神”、更加科学谨慎的规划,引领产业升级,立足本土优势,打造高端产业链,整体提升全市收入水平,从而增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建立健全产业-人才深度融合发展的*策体系,为年轻人来青创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空间和更充分的民生保障。

前不久,带货达人李佳奇以其创造的突出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传统人才评价标准,在上海落户。这种不拘一格的操作,正是传递了一种开放、创新的信号,要冲破人才发展的制度壁垒,赋予行业协会和用人主体更加充分的人才评价权限。同时,上海也为青岛提供了一条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要以更宽容的监管促进创新创业,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流程再造,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直播风口的红火,让网红经济一直是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和力MAX打造中国最温情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