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赣深高铁,是河源融深融湾的利器还是资源流
TUhjnbcbe - 2022/2/22 15:36:00
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天下无霜hy

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

写在前面:融深融湾是河源未来的发展大计,赣深高铁通车将给河源实施融深融湾计划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承接产业转移融湾、配套建设融深以及建设高品质农产品基地为湾区发展提供赋能产品等多角度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大家一起为河源发展献计献策,欢迎关心河源发展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赣深高铁即将通车,广东最后一个不通高铁的地级市河源市马上也要进入高铁时代,河源发展又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河源因此能搭上高速发展的列车么?

▲赣深高铁会是河源腾飞的起点么?

当年铁路和高速发展给河源带来什么?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早已深入人心了,所以,但凡有大的交通项目,各地都会争着项目经过当地,寄希望大交通带来大发展。实际上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能从交通升级中带来大发展呢?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当年河源通铁路和高速给河源带来怎样的发展。

河源曾经历了两轮交通大发展,一是从没有铁路到建成广梅汕和京九两条铁路“双龙”外联。二是从没有高速到如今粤赣、沈海、昆汕以及广河、广龙高速等织成高速路网,我们每次都寄望大交通带给我们大发展。

河源建市三十多年,也是交通大发展的三十年,从绝对的发展角度看,河源经济总量从不足百亿(87亿)发展到到如今的超过千亿(亿),这前进的步伐跨的不可谓不大,其中无疑从交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好处。但是与珠三角比较,交通便利后实际上我们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是在继续扩大。也就是说,河源相对发展差距更大了。

▲美丽的新丰江畔

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叫大城市的“虹吸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并不鲜见,因为广东有广深两个一线城市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广东尤为明显,可以说广东非珠地区发展缓慢,成为全国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与广深对这些地区各种资源的巨大攫取不无关系。

因为交通是双向的,交通发达了方便进来也方便出去,资源自发向能实现利益更大化的地方集中,对一个地方来说只有留下来比走出去更多才能实现相对发展优势。显然,随着交通的便利,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加速向珠三角流动。

以人力资源为例,七人普显示,近十年广东全省新增常住人口近两千二百万,而非珠地区常住人口却在继续减少。具体到河源年常住人口比十年前又少了近十二万。常住人口比户籍总人口更是少了八十多万,妥妥的一个大县人口流失,这绝大多数去了广深莞佛等珠三角核心区。

正是因为对资源吸引力的巨大落差,珠三角继续在高基数的情况下高速增长,而非珠地区在低基数的情况下增速甚至不如珠三角。可以说两次的交通大发展,我们河源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交通发展的红利。

▲千年古县龙川

河源的定位在哪里?

河源地处粤东北,在总体规划上被划入粤北生态发展区。这种发展定位决定了这里不太可能依靠全面发展大工业来振兴经济。其实,在以广深为代表的珠三角强大的虹吸效应下,河源也基本失去了与它们争夺优质工业项目发展大工业的竞争力。

河源有一个粤东西北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本人长期在区内工作,对区内情况还算比较了解。基本现状是由于本地人才本就缺乏,而且还存在流失容易留住难的局面,所以想发展真正的高新产业其实并不太现实,实际“高新”含量不足。

▲秀丽的东江明珠_河源槎城

相比珠三角,河源的综合营商成本并无优势,比如在工人工资方面,由于年轻人向往都市,本地年轻人都往珠三角跑,本地招工一直比较困难,只能提高待遇留住工人,普工工资往往要追平珠三角水平,这个工资水平基本比内地高处两成左右。

而中高级技工更是稀缺,经常出现区内企业相互抢人抬价的现象,内卷之下人工成本不断提高。由于区内产业不强不大,很难吸引到产业配套企业落户,同时由于城市小消费力弱、消费市场小,这样的结果导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市场都在珠三角。

由于配套不完善,河源生产的辅助成本与物流成本比珠三角高出许多。所以河源的综合生产成本不但没有优势,甚至是劣势。

与珠三角比较,这里唯一的优势就是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但土地成本作为一次性投入成本,分摊到长期的生产成本中成本负担并不算重。比如河源工业用地基准价元每平方,深圳是元每平方,一平方多出约元,按平均三十年摊销,每年每平方不过高出四十元左右,一个占地一万平方的工业项目一年多出的土地成本不过三四十万,这对高效益的高科技公司来说土地成本并非考虑的关键因素。更何况配套资源和物流成本算下来,综合成本比欠发达地区更有优势。

▲万绿湖风光

总的来说在营商环境的打造方面,珠三角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标杆,而无需考虑去超越,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所以想通过与珠三角的竞争来发展几乎不可能了。

一直以来河源是受帮扶对象,多年来深圳也没少给资金和项目,河源的发展仍然是差强人意。这不是深圳不用心,也不是河源不努力,河源的发展相对缓慢虽然一定程度因为“内功”练的不够,但确实也是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这对那些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深高铁,是河源融深融湾的利器还是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