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埃迪卡拉(2)
约6亿年前,由于大气中有了足够多的氧气,臭氧在平流层大量聚集,终于形成了臭氧层。由于氧气与紫外线的相互作用,臭氧不断地形成与分解,因此臭氧的总量维持了平衡。
臭氧层的形成,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具备了离开海洋,登上陆地的可能,这给生命演化的多样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5.85亿年前,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进一步分化,并且演化出专门的组织与器官,原始的神经网络系统出现,生命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进一步加强。
细胞功能的分化,是多细胞生物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但是,基因的目的在于遗传,因此,为了维护基因能够代代相传,生殖细胞具有不朽的分裂功能,而体细胞则失去了无限分裂的能力,在基因的指令下,它们会逐渐衰老并死亡。
生命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衰老与死亡,就是这种复杂与不朽产生的沉重代价。
在蜷丝生物中,除了蜷丝球虫与领鞭毛虫之外,剩余的生物演化出后生动物大家族,其中一类就是被称为海绵的多孔动物,此外,又相继演化出两侧对称动物、中生动物与刺胞动物等。
刺胞动物,是一种肉食性的凶猛生物,它们都带有一种刺细胞,可以从细胞内发射出来,射入其余生物体内并注入*素。
水母就是一种典型的刺胞动物,圆伞状或钟形的身体,身下长长的触手不断舞动,借助风浪和水流进行快速移动,看起来有点萌。
埃迪卡拉纪时的海底,已经变得非常美丽:各种浮游生物穿梭在随水流摆动的藻类植物之中,某些水母闪耀着微弱的淡绿色光芒,另一些则带有蓝紫色光芒。当这些发光的水母在海中游动时,光影随波摇曳,非常优美,有如一个个带着细丝的彩珠。
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水母的侵略性。
水母从不追捕猎物,而是凭借自己长长的触手,去随机捕捉不幸撞上来的浮游生物,动作潇洒而飘逸。
水母钟形的身躯有节奏地收放,其游动的方向具有三维性(人类的理解还停留在二维移动层面,即使在三维空间,也是为了增加二维的移动速度)。在海洋中,除了随深度改变的压力梯度和光照梯度,还有更加复杂的色彩平衡梯度,具有明显的三维性。水母的移动,就完全属于三维层面的运动。
约5.7亿年前,与刺胞动物不同的两侧对称动物,演化出两个分支,分别是肾管动物与异无腔动物。
异无腔动物中,主要演化出了无腔动物,这些动物的身体内具有内脏和器官,都嵌入在实体组织中,并没有体腔。
最原始的无腔动物,又演化出纽皮蠕虫,它们的神经系统长在身体外面。
小猫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