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年中科院海洋所公众科学日
走进海洋研究所,触摸“蓝色”未来
在青岛,我们与海为邻,听海观涛,触摸大海。海边长大的孩子们,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大海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神秘。大海陪伴他们长大,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关于海洋的各种问题:看不见的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平常享用的海鲜是怎么成长的呢?带着这些疑问,5月22日下午,我们星骥班的同学们参加了“年中科院海洋所公众科学日”活动,开启了一段精彩的“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探秘第一站
水族楼实验室
探秘第一站,讲解员阿姨首先带领大家来到了水族楼实验室,这里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展厅,而是科研人员日常开展科学研究的地方。
在贝类养殖实验室,同学们看到了餐桌上常见的蛤蜊、海蛎子,也有素未谋面的白海星、皱纹盘鲍......每个养殖池里都有不同品种的贝类。它们有的附着在池壁上,有的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似乎是在觅食。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了海参选育实验室,虽然海参不像其他贝类那样作为挨家挨户胡餐桌上的“常客”,但我们在海鲜市场也经常能见到。令孩子们大开眼界的是,实验室里居然有一种白色的海参,实验员阿姨给同学们讲解了白海参的育种过程和它的食用价值。
水母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海洋生物,只有在海洋馆和电视上能见到它们。今天在水母实验室,同学们了解了水母的成长轨迹,对这个涉密的生物有了深入的了解。
探秘第二站
海洋科学实验展示
实验室里的生物探秘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海洋科学实验展示大厅,这里设置了4个小实验,为大家展示海洋微生物如何降解塑料、如何去除赤潮以及如何对海洋工程设施进行腐蚀防护等。
“吃”塑料的海洋微生物
这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家伙”却有着大本领——“吃”塑料!它为我们的生态环境立下了大功劳,真是太了不起了!
用显微镜观察海藻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