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海蜇是曹妃甸海边渔家最常见、最便宜的海货,像北方农家的咸菜、大酱一样,家家屯、户户有,从年终吃到年尾。海蜇要以盐卤浸泡,放在不容易腐蚀的容器中,随意搁置在篱笆根、窗台下,不怕风吹日晒,随吃随拿。
我们这里的海蜇主要有沙蛰和青蛰两种,青蛰相对来说比较珍稀,比沙蛰贵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不管沙蛰还是青蛰,加工时会分类成头、皮、角、叶边等,不同部位价格不同,以蛰头为贵。蛰头指的是海蜇的触须部分,沙蜇比青蛰的个体要大,但头部要小很多,色泽发白而青蛰颜色紫红。沙蛰味道较韧,不如青蛰脆嫩爽口,因此加工好的沙蛰头丝和皮丝极其便宜,才几元一斤。
严格地说,海蜇不等同于水母,而是水母的一种,而且是很小的一个种群。其伞部隆起呈丘状,伞径一般为五十厘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一米以上。海蜇之所以能在水中载沉载浮,原因是它的伞部中胶层特别厚,含有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水分,称其为“水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海蜇经常大批群聚、漂洋过海,有时还会挨挤在一起,连绵相接达数十海里,把大片的海面染成红色,蔚为壮观。
据说以前我们这里到了初秋捕捞旺季,海蜇泛滥,致使网具中充塞着这样的庞然大物,难以拉动,影响生产作业。后来,海边渔民发明了一种机巧的工具,架子网弄一道海蜇帘,底部留出一米多长的豁口,海蜇碰到海蜇帘便从豁口逃出去,鱼虾照样困在网里。现在好的年份,曹妃甸海域的海蜇产量也很大,可以看见码头满载海蜇的渔船,阳光下明晃晃的一片,蔚为壮观。
海蜇入馔,生熟兼备,热炒、凉拌均可,为佐餐下酒的独特海味。宋朝以前海蜇不是生食,而是弄熟后才吃。据考证,中国最早食用海蜇的记载,当为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该志曰:“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数尺周围,无头、无眼、无内腔,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显然,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海蜇可以生食,所以才煮而食之。到了唐代,人们依然熟食。《本草拾遗》云:“炸出以姜、醋进之,海人以为常味。”海蜇几乎出水即死,而且体型巨大,软踏踏、粘乎乎的像巨大果冻状的一堆,难以保存和运输,那时的人们尝鲜只能等到入秋了。直到宋代后,人们才开始生食海蜇或生熟并用。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人因割取之,浸以石灰、矾水,去其血汁,其色遂白。其最厚者,谓之蛇头,味更胜,生熟皆可食。”所谓的生食海蜇就是凉拌海蜇,捕捞上来的鲜海蜇要用明矾和食盐进行腌渍,使其脱水,然后用刀具将蜇体和蜇头剖开,洗净、去血污,并把头、体连接的筋肉、血衣膜和粘液刮净,最后要用明矾与盐反复几次腌渍脱水。再以盐卤浸泡,长时间保存不易变质。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毫克、碘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除十分可观的营养价值外,海蜇还有清胃、润肠、化痰、平喘、消炎、降压等药疗作用。据悉,从海蜇中提取的水母素,在抗菌、抗病*及抗癌方面,均有极强的药理效用,可为一种效果很好的食疗良方。
海蜇就像茄子,本身没有鲜明的味道,但特别容易跟配料混成同样的味道,俗话说就是容易“入味儿”。我们曹妃甸当地渔家熟谙海蜇食用方法,特别是老醋蛰头做得地道。作为一道著名爽口冷菜,可搭配多种鲜蔬,比如拌*瓜、白菜丝、金瓜、西芹等。
还有一种小众名菜是海蜇拌苹果丝,水果与海鲜搭配自然很怪异,但味道极佳。不管是哪种,拌海蜇前要事先浸泡海蜇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去掉盐卤。
曹妃甸地区有一道名菜是海蜇炖肉,虽说是近些年才流行的,但根据上面提到的史料可知,早在宋代以前应该就出现了。但我们这里做得地道、正宗,其鲜美程度让人欲罢不能、念念不忘。
做法也不复杂,将生鲜海蜇切块,放在干烧的锅中搅拌,使其缩水,或者直接放在热水里焯一下,体量变小多一半后备用。
等到五花肉将近炖熟时放入即可。海蜇炖肉的秘密,就藏在海蜇焯水这一步里,最好加一点白醋,焯好水之后最好立刻用冰水降温,才能保证海蜇的味道足够脆嫩。
焯好的海蜇块也可单独用来放汤,出锅前加入,配以五花肉片更妙。记住两种做法都要在出锅前放入,用水烫熟即可。海蜇就像冰块,加热时间过长会化水,吃起来也索然无味。烹饪过程中可以多加醋,去腥提鲜,再加入芥末、淋上香油等调味品,吃起来味香醇而不腻。
虽然水里的海蜇看起来又萌又可爱,但做成的菜品,绝对会让你体验到海鲜味道之“生猛”。
-END-
来源:曹妃甸报作者:张相禄编辑:毕文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