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狼狈为奸”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成语,往往用来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其实“狼狈为奸”出自《酉阳杂俎》一书。“狼”和“狈”确实是不一样的两种动物。因为狈的前肢较短,但头脑十分的灵活,善于智慧,它经常被狼驮着进行捕猎。这个时候,狼迅猛的身体和狈机敏的大脑组合起来,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捕食大量的猎物。
“狼狈为奸”说明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相生的现象。其实在海洋生物中,这种相生相栖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就像水母和虾一样。《江赋》中还有“水母目虾”之语。
原著译文
带你走进水母目虾
《记海错》水母目虾原文
“水母目虾”怎么变成了“?”?
译文告诉你
《文选》中所收入的《江赋》一篇中,有“水母目虾”之句。唐代《文选注》的作者李善,在注解“水母”时,引用了《南越志》中的语句:海岸间水母较多,东海地区称之为“?”,?颜色纯白,远望一片混沌,有如汇聚的泡沫。?有智力,但是没有耳朵和眼睛,所以不知道躲避靠近之外物。然而虾却经常与其伴随,虾遇到外物便惊逃,?也随之逃走。
?,读音为蜡(zhà)。现在渔民往往称其为“蜇”,“蜇”是“?”的异体字,是因为读音相近被讹传的原因。北宋时代官修的韵书《广韵》一书中载,“?”,音“chà”,指水母。水母还有一个别称叫“蟦(fèi)”,其形状如羊胃,没有眼睛,往往靠与其相随的虾来辨别方向和躲避外物。
现在我们来看水母的形状,只有《南越志》中讲述最为详细。大的水母有如一间房屋之阔,其身体有如水沫凝结而成。当渔民将其捕捞之后,用明矾进行腌渍,使其体内的水全部杀出。此时的水母则变成了像猪肥肉一样,也有的萎缩成羊胃的样子。商人将其贩卖至京城,用密封的坛罐予以存储,经过一年或几年味道不变,加入醋,使之软化,吃起来脆爽可口,是下酒的好菜。
延伸阅读
舌尖上的崂山味道——*山海蜇
老醋海蜇头、海蜇里子炖海鱼、凉拌原味海蜇、海蜇脑子炖韭菜、海蜇爪子炖拉瓜、辣根海蜇头、水晶海蜇炒大葱、凉拌鲜海蜇、海蜇里子炖白菜、爆炒海蜇皮……这满满一桌菜就是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山社区有名的海蜇宴。
在崂山头以北海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沟,这里为海蜇的繁衍、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也因此成为海蜇的大捕场。占据地利优势的*山渔民,驾驶小船从码头到捕捞区域只需要15分钟,保证了海蜇的上岸及捕捞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整个青岛只有*山的海蜇最成气候,它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海蜇第一村。
*山海蜇分为沙蜇和绵蜇。由于各部分的经济价值不同,*山海蜇都是分着卖的。海蜇被打捞上船后,渔民们接着在船上对海蜇进行手工分离,分成海蜇里子、海蜇爪子、海蜇脑子、海蜇头、海蜇皮等,海蜇头和海蜇皮用盐和明矾腌制成蜇头、蜇皮,或者直接加工成海蜇丝;里子、爪子、脑子用开水焯熟后冷藏或冷冻,鲜度好,无泥沙,口感爽,这也是*山海蜇的一大特色。捕捞加工海蜇成为渔民世代传承的技艺,年,海蜇里子加工技艺已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海蜇性味咸、温,无*,含有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另含有一种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含有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它还具有食药同源的特性,能软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化痰,对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益,最新研究表明,海蜇的刺细胞内*性物质的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
下期精彩敬请期待
山东易华录成立于年11月,是北京易华录的控股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华录集团。公司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应用,面向全国开展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大数据产业化、海洋数字文化和数字交通等领域的业务。公司致力于推动大数据产业和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