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夏日火舌的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下水!
一身漫入清凉的海水中,那酸爽!!!
每年夏天一到,
很多人都喜欢到海边玩水。
然而,看似唯美的雪白浪花和湛蓝海水
却“暗藏杀机”!!
7月8日下午
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非泳区
连发两起游客溺水事故
有8人不幸溺水,3人经抢救生还
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失踪
其实暑假是溺水事故的多发时期,
各位到海边度假的朋友要牢记:
首先,不要擅自到非泳区游泳!
家长也要注意:
不要让孩子到水深危险的地方游泳或单独行动,
远离有禁泳指示牌的地方。
其次,下雨天不要下海!
最后,要警惕并防范一些复杂区域的未预期事件发生!
所以小编要提醒各位到海边游泳的朋友了!
到海边玩水要注意一些“隐形杀手”:
比如,离岸流、僧帽水母和海蜇——
海泳隐形杀手1:离岸流
离岸流是什么?
离岸流又叫断层海潮或裂流,主要是当海浪冲击向海岸时,因为遇到阻碍而溃散,而大量的海水必须寻找回到海里的路径,但由于受到后续海浪的推挤,这些海水初期会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移动,最后汇集成一道或数道的强大水流退回海中,以上的过程循环发生形成离岸流。
根据离岸流的成因,以下位置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一、两个新月型沙洲中间的水域(也就是两滩尖之间);
二、浪裂线不连续的地方(也就是白浪中断的地方),冲浪者和游泳者要避开这类水域。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可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据统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离岸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悉尼和墨尔本等地的多处海滨浴场都有沙洲-海沟地貌,因此多有离岸流导致的溺水事件发生。
中国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厦门椰风寨海滨浴场也是离岸流的高发地。
年8月4日,高温天气吸引了80万游客来到韩国最有名的休养地——海云台海水浴场。海云台的海事警察表示,当天上午10点45分,在第5和第7瞭望台之间出现一股巨大的离岸流,名游客被水流卷走。
(图为救生船在事发现场)
66名游客被水流卷到70至80米以外的海域,在寻求救生员救助后,安全回到海滩。其余40余名游客在午间时候被救。当天晚间时候,救生员再次救回了最后的30余名游客。
当地海事警察于当日中午12点15分封锁了海水浴场,直到下午3点30分才重新恢复对外开放。水流产生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警方推测是水面下扭曲且不规则的陡坡造成的。
根据巴西与澳洲长期的研究显示:在海边,大约有90%的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发生的。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人因为离岸流溺水丧命,在福罗里达州,离岸流导致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暴风雨、飓风和龙卷风致命人数之和。
▲红色箭头是离岸流!
so,当我们在海边,应学会快速辨认离岸流并第一时间逃生!
如何辨识离岸流?
离岸流一般出现在离海岸三四十米白浪附近,离岸流出现地点的海底都比两边低,海水表面白色浪向岸上冲,似涨潮;可海水下面蓝色水向海中间流,似退潮。
由于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所以大部分颜色比较深。有一些离岸流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同周边的白浪和浪涌相比,它们较安静,极容易骗到下水者。
学会正确的逃生方式,才可以为生命抢到最充足的获救时间!
遇到离岸流怎么办?
①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②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下图绿色箭头指示方向)。
③若遇到困在离岸流的遇难者,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物品,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现在,再看这张离岸流逃生图,相信小伙伴们都能看懂了。由于离岸流变幻莫测,请记住海滩救生员的警告:“白浪边上的绿色海面很危险,避开它。”
如果你有打算去海边的计划
建议你花几分钟时间看由中国国家应急广播中心
关于离岸流的宣教视频
▼
除了离岸流之外,还要警惕:
海泳隐形杀手2: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乍一看就好像是一个蓝色的塑料袋,实际上是全球十大最*的*物之一。在年,被这种水母蜇伤的游泳者中,68%的人死亡!另外那32%的生还者,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因此致残;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从这种水母的“魔爪”下全身而退。
据专家研究,年后在我国一些温暖水域的浴场发现的僧帽水母一年比一年多了!可能是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增多,吸引了越来越多僧帽水母前来觅食的原因。
帽水母细小的触手可达9米之长。所以,很多游泳者在看到僧帽水母时再躲已经迟了……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研究室主任董婧研究员说,僧帽水母这个物种一般在我国南方水温高的海域较为多见,但常被风吹到海滩、岸边或是随海流运动,提醒大家到海边游玩时一定要注意防范!
僧帽水母的*性非常强,任何被蜇伤者的身上都会出现恐怖的、类似于“鞭笞”的伤痕,经久不退。
此外,在中国广东、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浙江等省份的海边城市,广大游客同时还要警惕另外一种生物——海蜇,其*性和杀伤力也很大。目前已出现过多起海蜇伤人事件!
海泳隐形杀手3:海蜇
海蜇是一种有*的海洋生物,其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液。当触须触及人体及皮肤时,即可刺入皮肤并放出*汁,使人体中*。海蜇属腔肠动物,通体透明或半透明,游泳者很难辨别,容易被海蜇蛰伤。
目前,国内已出现过多起海蜇伤人事件——
新闻链接1、去年5月5日,北海市民李先生到银滩游泳,下海后不久,便感到右手手臂一阵刺痛,伴随着灼烧感。上岸后,李先生发现手臂开始红肿,出现一道绳索一般的伤痕,还产生了水泡。医院就医后,又过了几天,痛感才消除。从5月1日至15日,半个月已有28例“水母皮炎”医院治疗,去年同期仅3例。
2、江苏连云港一浴场曾有20多名游客被海蜇蜇伤,其中8医院治疗。事发后,景区先后打捞上来5只海蜇,其中最大的一只直径超过1米!
3、辽宁大连一4岁女童和家人在海滨浴场戏水时,因好奇拿起一块海蜇而不慎被其蜇伤。尽管浴场进行了简单处理,女童医院,但最终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4、一名8岁的北京男孩,在河北秦皇岛南戴河某浴场游玩时,被海蜇蜇伤引起了急性肺水肿,当天因医治无效身亡!
5、年6月,有市民在广东茂名滨海公园(茂名第一滩)下海游泳时,不慎被海蜇蜇伤,导致身体痒痛,就医后并无大碍。
预防被海蜇蛰伤,应了解海蜇出没高峰时期,避免直接接触。
海蜇出没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在沿海地区,一般会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及8月中旬至9月中旬出现海蜇,因此时海蜇正处于繁殖期,是大自然规律现象。加之夏天持续降水大幅度增多,促使大量海蜇到近海觅食。市民和游客在海上游泳时应特别小心海蜇等有*腔肠动物,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切忌因好奇而接触它们,以免被蜇伤。
若无意被海蜇蜇伤,要注意正确的处理方式,及时解*,缓解症状。
被海蜇蜇伤怎么办?
1.一旦发现被海蜇蜇伤,不要慌张,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液,加重伤情。应就近用海水清洗,清洗后可用碱性液涂在被蜇面,防止*性被吸收。
2.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液。及时使用碱性水(如碳酸氢钠、明矾水)或纯净水冲洗患部,可以中和部分海蜇残留的*素。若损伤面积大,红肿症状严重,甚至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医院就诊。
3.被海蜇蜇伤对于成年人,一般也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被海蜇蜇伤后反应往往更加敏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夏天加上暑假,
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到海边玩。
赶紧提醒你身边去海边游玩的朋友,
一定要注意防范!!
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跟阳光海滩玩游戏哈~
本文图片与内容整理自网络
编辑:菜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