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运行月刊年第12期
TUhjnbcbe - 2021/2/24 4:49:00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Part

1

缺陷隐患

01

2号吸收塔浆液PH值显示异常

缺陷描述

2号吸收塔浆液PH值显示异常

隐患分析

2号吸收塔综合测量装置频繁堵塞导致PH值测量误差较大

隐患分析

1.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向塔内反冲洗操作。

2.运行中如发现PH值异常变化判断原因,及时处理。

Part

2

异常通报

01

2号机高压汽门B侧油动机

进油管道泄漏

01

异常经过

年12月2日10:30,2号机组MW,磨煤机2A/2B/2C/2E/2F运行,机组运行正常。巡检童毅韬就地巡检过程中发现汽机房8.6m地面有油迹,且有油从17米处滴下,立即汇报值长单元长,单元长吴保远及2号机主值李海健至就地检查发现为高压汽门进油管路泄漏,滴至8.6地面,立即联系检修做好加油准备,同时汇报部门。在经汽机检修、运行专业共同检查确认,为高压汽门B侧油动机进油管道弯头处(17米钢格栅下),有一微小砂眼并往外漏油。汽机专工董厚亮指导机组人员降负荷至MW,切至TF运行,通过设置调门阀位限制,逐步将高压调门2B关至0,关闭高压主汽门2B,关闭后至就地关闭EH油高压汽门B进油手动门,将B侧单侧隔离,与此同时汽机检修专业组织对EH油箱进行补油至正常油位。保持TF方式,负荷MW运行。

在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后,设备部汽机专业组织抢修,于2日20:30完成抢修工作,于23:15拍片合格结果出来后系统恢复,机组开始正常运行。

02

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检查,询问焊接专业专家,分析EH油管道焊缝泄漏原因如下:

主要原因:焊接缺陷,焊接工艺不当。根据焊口泄漏照片和管口照片(如图),询问焊接专业专家,分析该焊口焊接打底不完全或者有气泡,违反焊接工艺,属于焊接质量缺陷。

诱因:根据现场检查,高压汽门B油动机进油管道并不存在明显振动情况。判断在原弯头焊口有缺陷的情况下,经过6年左右高压冲刷,最终导致焊缝焊接缺陷扩大产生泄漏。

03

防范措施

1、目前1/2号机组EH油管道振动情况良好,但是运行时间较长,因此,本次故障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专业对1、2号机EH油系统管路进行摸排,制定了对两台机组在下次调停期间进行管道焊缝着色探伤检查的项目,对不合格的焊口进行标记,集中进行整改处理。

2、对3、4号机的EH油管道安全隐患专业已进行了充分的检查检测,其中三号机大修中对3号机EH油焊口进行了70~80%比例的抽检,对不合格焊接进行了重新烧焊,针对4号机仍旧存在的EH油管道高频振动情况,根据调研其他单位、以及我厂类似问题处理办法,目前已加装阻尼器两台,增报阻尼器采购计划两台,采用阻尼器有效降低油管道的高频振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3、对现场EH油污染的管道、地面进行清洗,整理,对渗入油的保温进行更换,此外,将EH临时油箱补充满油,定期进行循环滤油合格,巩固紧急应对措施。

02

机1凝补水箱补调故障

01

异常经过

12月29日10:40,1号凝补水箱水位快速下降,停止吹灰,就地检查发现凝补水调门在关位,及时开启补水旁路门,核对补水调门DCS显示在开启%位,切手动关、开调整,就地阀杆不动,联系热控,机务检查后说电动头正常,阀门已坏,活灵已咬死,需要更换该门,现补水旁路门开在20%左右。1月1日,14:00,处理完成,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02

原因分析

阀门活灵咬死,电动头转,实际阀杆不动,阀门处于关位。

03

防范措施

加强盘面监视,发现水位异常,及时去就地核对水位,可采取增开除盐水泵、开旁路门、暂停吹灰等措施,优先保障水位正常。及时联系检修处理故障设备。

03

机4除氧器液位测点故障事件

01

异常经过

12月31日,运行一值夜班,02:42四号机组负荷MW。值班员发现除氧器液位1测点跳变至mm,按值长要求立即联系热控处理并解除给泵“除氧器液位-1mm”跳闸保护条件。03:01:20,除氧器液位1为mm,测点3测点跳变至mm,主机凝泵4B(变频)由55%关至40%,凝结水流量由t/h降至t/h,因凝结水再循环门超驰开缓慢,于03:01:49开始有开度,03:01:54再循环门开度7%,凝结水流量82t/h,主机凝泵4B跳闸,首出为“泵运行s且凝结水量且再循环门80%”,检查备用泵联启正常,高加4疏水自动切至危急疏水,除氧器五抽进汽门连锁关闭。立即派巡检就地监视磁翻板液位计,巡检发现东侧液位计显示约mm,西侧液位计显示约mm,结合DCS测点2值,判断就地东侧液位计故障不准,联系汽机检修处理,后检修交代为液位计内结冰。值班员盘面根据液位测点2与就地西侧液位计,手动调节除氧器液位在正常范围。04:09除氧器液位2测点跳变至mm,联系热控处理并已将3个测点值均强制为0mm。此时只有就地西侧液位计可监视除氧器液位,值班员加强与巡检联系,调节除氧器液位正常,盘面加强除氧器五抽进汽温度等重要参数监视,防止汽轮机进水等事故发生。04:46热控将液位3测点处理正常。05:30开除氧器五抽进汽门。07:00除氧器液位1、2、3与就地东侧磁翻板液位计均处理正常,值班员将主机凝泵由4A切换至4B(变频)运行,检查除氧器液位自动调节正常,07:20联系热控恢复给泵保护条件。值长要求负荷高限设MW。机4高加4事故疏调阀门膜片异常,检修待处理。检查各设备运行正常。17:57机4高加4事故疏调阀门处理完成,恢复机组原运行方式。

02

原因分析

天气降温,导致室外除氧器水位测点上冻,无法反应真实液位。当时凝泵处于液位控制方式,当除氧器液位测点1跳变为mm,测点3跳变至mm时,三取中,导致凝泵变频器调节失常。

03

防范措施

1、加强盘面监视,发现测点跳变或显示异常,经确认为测点故障,及时汇报并联系热控强制测点为正常值,防止设备误动。

2、联系设备部对室外测点加装伴热保温装置。

04

4月8日真空皮带机01A异常情况

01

异常经过

12月30日,20:00磨煤机3F润滑油箱温度缓慢上升至42℃,其他磨润滑油为28℃左右,就地检查发现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回水总门处管道被冻结。

02

原因分析

磨煤机3F停运后,将润滑油冷却书回水门关的过小,冷却水几乎不流通,在低温环境下导致冷却水结冰。磨煤机启动后,虽打开润滑油冷却水回水门,但实际冷却水并未流通。

03

防范措施

备用磨煤机冷却水回水门关小后,保持小流量流通。环境温度低于0℃以后,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润滑油冷却水进水、回水总门处管道温度,若低于温度较其他磨煤机较低,且温度接近0℃,应开大冷却水回水门。

Part

3

通知规定

01|备用磨煤机防寒防冻要求

备用磨煤机冷却水回水门关小后,保持小流量流通。环境温度低于0℃以后,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润滑油冷却水进水、回水总门处管道温度,若低于温度较其他磨煤机较低,且温度接近0℃,应开大冷却水回水门。

02|3/4号炉一氧化碳控制有关规定

请各班注意3/4号炉一氧化碳控制,平时应控制在以下,快速加负荷时控制在0以下,平均值应控制在以下。一氧化碳控制将加入新版值际竞赛条例中,目前暂定平均值每超过规定值,考核元,请各班组注意。

03|氧化风机本体测温规定

因氧化风机入口滤网堵塞等原因导致氧化风机轴承温度缓慢上升,有可能造成轴承损坏,从12月7日中班起每日中班21点、夜班1点、5点各对氧化风机本体进行一次就地测温(白班和中班第一次测温由检修负责),具体测温点检修已在氧化风机本体做出记号,如下图。在值班记录本记录测量温度,就地温度超过70℃立即停运风机,联系检修。

01

02

03

04|关于外包人员的补充规定

1.所有外包人员(放灰工参加交接班另行规定)上班前10分钟至集控室参加接班会,了解机组运行情况、设备缺陷情况,不得以在现场检查等借口不参加交接班会。下班后至集控室参加交班会,汇报相关设备运行情况。

放灰工交接班规定:夜班下放灰工与早班一人在灰库现场接班,早班另一人提前10分钟至集控室参加集控接班会;早班下放灰工一人与中班一人在灰库现场接班,早班另一人至集控室参加集控交班会,中班另一人提前10分钟至集控室参加集控接班会;中班下一人至集控室参加集控交班会,另一人值夜班在灰库岗位继续值班,0点后15分钟内电话与夜班单元长汇报灰库运行相关情况。

2.灰库一般最多交班前半小时打扫卫生,可不进行放灰操作。遇有灰库料位高时优先保证放灰工作,可暂不打扫卫生,待下个班车辆较少时打扫卫生。

05|发生缺陷联系检修时注意事项

机组发生缺陷联系检修需交代到达现场方式,明确是先达到现场还是到达集控室,若检修人员半小时还未到达,直接联系设备部总值班,同时在值长群汇报。

Part

4

部门文件

01

二期空预器漏风控制系统投运后注意事项

为降低空预器漏风率,决定投运二期空预器漏风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跟踪扇形板与空预器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使间隙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空预器漏风率。

一、系统简介:漏风控制系统主要由激光位移传感器、PLC系统、转子停转报警装置、扇形板就地控制箱、扇形板绝对位移检测箱、温度检测元件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PLC(25米两台空预器中间)为漏风控制系统核心部分,主要完成扇形板的自动和手动提升、下放;扇形板紧急提升;在线设定安全间隙、转子过载值、入口烟温低值等重要参数;进行转子变形量、扇形板下放距离的采样和处理;在线查询扇形板下放距离、烟温、空预器电流等重要参数;进行故障查询和复位等。

每台空预器导向轴承南北两侧各有一台扇形板就地控制箱和位移监测箱。通过就地控制箱上的按钮,可在就地对扇形板进行提升、下放等操作。就地控制箱内还装有一块数显仪表,用以显示扇形板相对于零点的下放距离。位移监测箱内有显示标尺,也可以用来显示扇形板相对于零点的下放距离。

二、投运步骤:

1.合上电气控制柜中的电源总开关,依次投入动力电源与控制电源;

2.PLC进入运行状态,人机界面触摸屏显示出系统所有参数与状态;

3.转子正常运转情况下,启动停转检测转换开关。

4.就地手动操作:

把扇形板就地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到“就地”处,则可撇开漏风控制系统PLC,通过扇形板就地控制箱对扇形板进行提升、下放操作。

5.自动运行:

自动投入前,首先要进行间隙设定操作。方法如下:

(1)在触摸屏上调出系统参数设定页面,写入相应的参数设定值;

(2)锅炉在50%负荷以上,空预器烟气进口温度大于℃状态下,系统各个环节正常,可投入漏风控制系统。如果烟气进口温度小于℃,则显示设定盘上“空A(或空B)系统故障”指示灯亮,触摸屏有相应的报警页面指示,自动控制不能投入。故系统投入自动的前提是控制盘上的故障指示灯均应处于“灭”的状态,只要有故障指示灯亮,系统则锁定故障状态,自动控制则不能投入(系统锁定)。所以投自动前应对各盘进行有效复位,复位不掉的故障信号应查找原因;

(3)设定操作完毕后,各扇形板就地控制箱“就地-远控”转换开关切换到“远控”位置,把漏风控制柜上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打到“自动”位置,系统即开始按自动程序运行,使安全间隙维持在给定值范围内。除完成间隙控制外,系统还完成各种连锁保护、故障紧急应答、报警指示等功能。

6、系统的重新投入

故障出现,系统则会自动把故障通道的扇形板紧急提升到安全位置,扇形板到达上限后,若要系统重新投入运行,首先通过触摸屏“手动控制界面”把故障扇形板“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打到“手动”状态,检查故障扇形板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然后在触摸屏上对该故障通道进行复位操作,再投入自动控制运行。故障信号存在则不能投入自动控制运行。

三、运行注意事项:

1.漏风控制系统的投入和退出均由热控人员操作。机组启动后,机组在50%负荷以上,空预器烟气进口温度大于℃时,运行人员需联系热控将漏风控制系统投入运行。锅炉停炉前,联系热控将该系统切出运行。

2.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需监视DCS“空预器测点”画面,无“转子停转”、“漏风监测系统故障”、“转子电机过载”报警。就地巡检时,应注意显示设定盘上各故障指示灯均不亮,同时“空A自动”、“空B自动”指示灯亮。

3.单侧空预器扇形板紧急提升条件:

① 空预器出口、入口烟气(或空气)温度超过℃(数值可修改);

② 转子电流达到22A(数值可修改)且持续1分钟或者达到28A(数值可修改)且持续3秒;

③ 转子停转投入时,转子转速小于最低转速设定值(目前3号机设定为0.6r/min,数值可修改);

④ 烟气入口温度小于入口烟气温度低设定值(目前3号机设定为℃,数值可修改)。

以上4个条件,任意满足1条,均会造成单侧空预器扇形板(两块)紧急提升。

4.单块扇形板紧急提升条件:

① 位移异常超量程或断线,紧急提升5分钟;

② 提升装置达到第一下限(即电子下限,数值等于热态最大下放设定值,3号机目前设定28mm)或第二下限(即机械下限,就地提升装置处的下限行程开关);

以上两个条件任意满足1条,均会造成单块提升装置紧急提升。

5.低负荷运行中发现空预器电流晃动,可先通过增开旁路省煤器进口烟气挡板来调整。若调整无效,空预器电流>28A,应在就地PLC上点击“空A(或空B)手动”画面,点击“紧急”按钮,将扇形板紧急提升至安全位置,同时立即联系热控和机务至就地检查。

02

极寒天气下运行注意事项

各值:

即日起环境温度将再次急剧降低,夜间最低温度降至零下9度,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针对前期降温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部门再次要求严格执行防寒防冻措施,同时特别提醒如下几点:

1.请运行人员注意上下班途中交通安全,自身保暖。巡检过程上下楼梯、过道、结冰路面等注意防滑跌倒。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2.前次降温发现冻坏的测点、管道等均在厂房外风口,如锅炉西侧,除氧层等,故运行监盘巡检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行月刊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