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蜇养殖来说,气温到了33度就不啻于天灾,更别说将近40度的高温了。今年8月初,创历史纪录的高温天气,给东港海蜇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
8月5日,东港某养殖区的渔民在70亩海蜇池子忙了将近5个小时,仅仅捕捞上来区区斤的海蜇。因为绝大多数海蜇因为高温天气热化了。
少量在高温中存活下来的海蜇质量也不高,因为水化使得海蜇很容易破碎,用养殖户的话说就是“不上手”。质量不行,尽管数量少价格也上不来。
正常年景,70亩池子能收获海蜇至少7万斤,产值在35万元以上,而如今,仅仅斤海蜇卖出元,估计连投苗的本钱都回不来。
这是今年7月8日养殖区捕捞海蜇时现场刮海蜇衣的场景,那时候高温天气还没出现。这样的场景在8月份已经不可能看到了。
高温来袭前,一网捕捞海蜇将近2万斤,属于正常。不到一个月,捕捞二茬海蜇的养殖户要面对的几乎是无蜇可捞。
这是去年养殖户捕捞海蜇的情形,一网3万斤海蜇在现在看来只能是美好的回忆了。
关于创纪录高温天气对海水养殖的影响,不单单是海蜇受损,其他的像海参、扇贝对虾和牙鲆鱼等,都耐不住将近40度的高温。
海蜇的情形很不乐观,海参养殖户更是叫苦连天。据了解,丹东地区的养殖户还算是受灾最轻的,大连由于温度比东港还高,很多养殖户几乎是血本无归。8月6日,央视记者在大连海参养殖区了解灾情,戳视频观看。
显然,今年罕见的高温天气不但伤了养殖区里的海鲜,一众养殖户也很受伤,希望都能挺住,还有明年、还有未来。
PS:今天下班早回家。丹东气象部门预测,20日夜间至21日白天,丹东地区将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预计过程累计降雨量80毫米至毫米,局部地区毫米至毫米。丹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启动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摄影:老苹果/总编:暴力熊
东一网业务部-
东一网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