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海蜇蜇伤小常识
TUhjnbcbe - 2021/2/6 4:13:00

海蜇为水母的一种,每年7、8月份到浅海繁殖,繁殖期后游到深海。其属空肠动物,通体透明或半透明,伞盖下有许多触须,其上有密集的刺丝囊,内含*液。海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海蜇的触须碰到人就会缠绕人体,释放*素,其*素由多种多肽物质组成,且漂浮在海中的死海蜇,也可能蜇人。若被海蜇蜇伤后,会出现灼痛或刺痒感,继而蜇伤处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亦可有水疱及瘀点、瘀斑,常在1——4小时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预防海蜇蜇伤最重要之处在于避免与海蜇接触,其次要懂得和掌握科学的救治方法。一旦受到蜇伤,切勿用淡水清洗,因为淡水可促进*液释放,加重伤情。轻者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在皮肤上的触手和*液,亦可用海水冲洗;有条件者可用酒精或碱性(10%的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冲洗患处,亦可用明矾涂抹患处。重者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巡海专用急救车保证在第一时间赶到,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在此,也提醒游客到正规管理的专用浴场游泳,我们已经为其配备了急救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蜇蜇伤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