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过的故事不会被遗忘,只是埋藏在心底。
来年的时光似乎还遥远,日子已在不远处排队等待。
又一年,当车子载着团队再次驶离北京,开向工厂时,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我突然意识到:
这已经是物种日历走过的第六个年头了。
过去五年里,我们累计产出了:
幅科学插画;
超过个物种介绍;
超过篇物种的故事…
要说和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日历相比,我们物种日历有什么不同,那就是:
这本实体的日历,仅是浮出海面的冰山尖角;
隐藏在海面之下的设计团队、科学编辑团队、科学作者群、顾问群,活跃在社群中的自然爱好者们,才共同构成了日历庞大且浩瀚的“精神世界”。
是这些人,让这本日历脱离了工具的范畴,变得血肉丰满,饱含灵*。
在我们眼里,小小的物种日历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拥有着科学灵*的“孩子”。
它活泼、温暖、亲切又萌萌哒,满怀对自然万物深厚的爱与包容;
它同时又正直诚恳、细致入微,说是“匠人之心”也不为过——因为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心力投入,和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创作产出。
从春天开始,科学编辑们就开始根据季节特征,结合属地特点,为明年的天甄选当日物种;
物种敲定后,科学作者团入场,开始进行“当日物种”文章的构思和写作;
与此同时,日历的专属画手和设计师们,开始为每一页进行插画的创作。
这件事的难度在于:插画不单单要漂亮,还必须在细节上最大程度地还原物种的本来面貌:颜色、纹路、脉络走向都必须科学严谨。
科学团队的顾问们还需在全国各地,为创作团队收集提供实物的样子:
这是我们的科学顾问特意赶赴园博会现场,拍摄回的荷包牡丹作为创作蓝本;
这是“折磨了”插画师无数次返工的海龟图,大家可以先自行找找不同在哪里。
科学顾问火眼金睛地指出“前肢缺失了两爪,需要返工!”
就这样,经过插画师和科学顾问的多次“交锋”,才改出了最终成稿。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这张漂亮的僧帽水母上,插画师在顾问的帮助下修改了初稿,触手必须要同时具备3种形态:直、卷曲、珍珠串。
为了保证物种日历内容、名称和画面的正确性和精确度,最后一环的审核工作,我们的团队必须坚守在工厂里完成:
这是我们的科学编辑,他正一张一张仔细审核着物种名称和画面;
和我们配合的工厂师傅,要连续印刷出十二版不同的、只有微弱色差的小样,供设计师对比挑选;
设计师严格对比十二套图片后,挑出最符合真实物种颜色的那套,在上面郑重签署自己的名字,启动批量印刷。
如此大费周章,因为流水线上诞生的不是一本本普通的日历,是我们心目中的一个个近乎完美的“孩子”。
在过去几年里,围绕着这些“孩子”,发生过许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每年,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