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晋剧最中国
梗阳文化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高音质珍贵录音《水母娘娘》牛桂英饰柳氏
录音介绍
本段录音出自该剧第三场;
劫后的天龙山,草木枯*,云愁雾惨。老龙洞口,被天帝的符篆封闭着,蛰龙被缚在洞里的铁柱上,借灯光之助,有时可看到模糊的影子。洞下有一块地方气脉与洞通,它被蛰龙身边的水浸润着,并已形成一条流泉。这里山花野草,一片青葱。在荒凉的环境里,真是别有天地。
《水母娘娘》剧情介绍
晋剧《水母娘娘》全剧共四场,为青衣唱、做重工戏。年山西实验剧院中路梆子剧团(现山西省晋剧院)首演于太原。由山西省实验剧院艺术室集体创作,张一然执笔。导演刘元彤,音乐设计石岩、李守祯,牛桂英饰柳氏,刘俊英饰杨母,任礼饰蛰龙,马玉楼饰白龙,任玉玲饰杨春荣,曾轰动一时。
(图)牛桂英《水母娘娘》之“坐瓮”剧照
该剧由太原晋祠“水母娘娘”民间传说编写。叙天帝偶见农夫赤膊耕田,以不恭惩旱三年。汾河河神蛰龙违命行雨,被天帝怒贬天龙山石穴,仍以津液化泉,欲济众生,惜此不为人知。适逢村妇柳氏为婆母病冒险登天龙山觅药,受灵蛙指引,汲神泉水。归来婆喜,不药而愈。婆遂起贪心,嘱子、媳守密,夜汲昼鬻。柳氏不忍众人之危,泄于众,遭婆母暴虐。一日汲水归途,遇白衣道长(蛰龙挚友东海白龙化身)借水饮马,白龙为柳氏德感动,以玉石马鞭相赠,嘱其置鞭于瓮中,自运阴泉;必待七七将鞭取出,方能救蛰龙、福万民,否则水滥成灾。柳氏遵嘱行事,数日不复汲水。婆疑,乘机抽鞭,瓮水猛涨,酿成水患。柳氏急,舍身坐瓮抑水,终使缓流溉田,永除涝旱,这也是有名的晋祠“难老泉”水之由来。民念其德,建祠塑像,称其为水母娘娘。
(图)左:水母娘娘成仙像;
右:水母娘娘坐瓮像
后话:
关于晋祠的传说,又何止水母娘娘,再比如晋祠铁人复活等等,梗阳从小就听外婆讲这些故事。亲爱的阳粉不妨也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相信美丽的“晋祠胜境”一定不负您此行!
相关链接
永远的“云遮月”
牛桂英舞台回忆之喜逢果子红∣丁果仙《捉放曹》
牛桂英舞台回忆之一颗名星的陨落∣丁牛《走雪山》
舞台回忆?致敬牛派∣牛桂英《金水桥》选段
舞台回忆?致敬牛派∣牛桂英《小女婿》选段
酒色财气,忍让为高∣牛桂英《永寿庵》选段
牛桂英《大堂》选段∣拉上儿来拖上女
牛桂英《二度梅》《走雪山》《算粮》
乔玉仙、牛桂英、李翠娥《宋江坐楼》一
乔玉仙、牛桂英、李翠娥《宋江坐楼》二
乔玉仙、牛桂英等《骂殿》一二三四集
牛桂英、丁果仙等《教子》一二三四段
《蝴蝶杯》牛桂英、马玉楼、冀萍《投县》
《蝴蝶杯》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训子》
柳荫记?思兄访友∣牛桂英、郭凤英演唱
牛桂英、王宝钗《夜宿花亭》一二段
剧本资料提供:
晋中晋剧公众
文字、整理:梗阳
制作:*
梗阳晋剧文化传播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