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辽宁4岁女孩被海蜇蜇死原来海边竟有这么
TUhjnbcbe - 2020/12/16 15:30:00

最近你有计划去海边玩吗?

提醒你

远离海蜇!海蜇!海蜇!

重要的事情一定说三遍

事件回顾

前两天,家住大连的单女士一家带着4岁的女儿美茜到夏家河子海滨浴场游玩开始的。

当时,母女俩一个套着游泳圈、一个戴着水袖在海边戏水,突然岸边的爸爸听到大声求救,距母女俩二三十米的他赶紧跑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海里一名男子已经先行赶到把孩子救起,妈妈随后也被同去的亲属拖上岸。

据了解,美茜被海蜇蜇伤时,母亲就在距离她一米左右的地方。美茜当时手拿着一块海蜇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母亲见状急忙赶过去,并一脚踹走了海蜇,但也因此腿部受伤。

上岸后,家人发现母女俩腿上全是被海蜇蛰出来的红色“绺子”,孩子疼得哇哇哭,妈妈也是疼痛难忍。公园的工作人员赶紧递来明矾给娘俩进行清洗,随后家人火速把医院。

随后,家人开医院。不巧赶上晚高峰,在路上家人发现孩子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于是就近送医院。

然而不幸的是,孩子经抢救还是离开了人世。目前,医院救治,医生称并无生命危险……

夺命海蜇~~

不仅仅这个4岁的小姑娘被海蜇夺取生命……

日前大连一13岁女童也在夏家河子海滨浴场被蛰,在住院治疗后基本恢复,但数小时后突然呼吸困难,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还有一名7岁男孩在同一浴场遭遇海蜇“*手”,经处理后又出现发烧等症状,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看起来无害的海蜇竟然有如此威力,而且还就发生在辽宁近海海域、很多沈阳人都爱去游玩的浴场。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你一定要远离海滩,只要对海蜇这种生物多做一些了解,还是可以愉快的玩耍滴。

1

为什么被蛰的儿童比较多?

大连医院皮肤科主任宋智琦说,一方面可能因为较多海蜇在浅水区出没,而大多数儿童会在浅水区玩,所以接触到海蜇的几率较大;另一方面,儿童的心肺功能代偿跟成人相比较弱,被蛰后如果心脏受累则会较重。

2

为什么被蛰一下会伤得如此重?

海蜇的种类、*素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症状的轻重也会不同。很多人以为被海蜇蛰伤后出现的是过敏反应,但宋智琦提醒,事实上是海蜇分泌的是酸性*素。重者可引起神经、心衰等症状。所以在海边一旦发现有人被海蜇蛰伤,需要先就地抢救,可用弱碱性的明矾中和酸,洗掉或粘掉*性分泌物,减少*素的吸收。

3

杀人凶手可能是“沙蛰”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研究室(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董婧告诉记者,大连周边海域共有4种大型水母,分别是海蜇(绵蜇)、沙蜇、海月水母和白色霞水母。目前,沙蜇和海月水母的数量较多。“直径1米左右,像锅盖的样子。”

按照记者的转述,董主任判断,肇事的所谓海蜇,极有可能是沙蜇,“海蜇的*性较小,一般不能致死,能蛰死人的是沙蜇。”董主任说,据了解,沙蜇生长特点是成体个体大、*性强。

4

“杀人”沙蜇都分布在哪儿?

“可以说大连市内各大浴场都有分布。”董主任表示,温度、盐度、饵料、海流等各种因素往往影响水母在海区中的分布。近岸水域岸边水温高,营养盐丰富,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在沙蜇的繁殖季节,水温适宜,岸边有丰富的饵料,加上潮汐、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沙蜇扎堆靠岸的情况,目前大连市各大海滨浴场都有沙蜇的踪迹。

5

在海里遇到沙蜇怎么办?

“人如果不小心碰到沙蜇了,它以为遇到了敌人,它会弹出成千上亿个针,这里面有一种*液。由于水母*素*性强,结构复杂,同样的沙蜇,蜇不同的人,各种人的反应也不同,有的人会因*素发作而死亡。”董主任说。

董主任称,沙蜇有*的部分在丝状附属器(触须,就是俗称的沙蜇须子)、口腕(就是俗称的沙蜇爪子)。沙蜇外伞部表面刺细胞较少,*性较小。“如果在海里不幸遇到沙蜇,第一选择是尽快逃离。如果已被其裹缠,尽量用手推它的伞部,而不要推口腕和触须。”董主任说。

被海蜇蜇了怎么办?

海蜇蜇伤后早期现场处理十分重要,一旦被海蜇蜇伤,千万不能用淡水冲洗伤口。因为淡水可促进*液释放,加重伤情。被蜇伤应迅速用毛巾、衣服、泥沙等顺着同一方向,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液及触须,并争取用明矾水、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湿敷。

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其实,夏天在海边玩耍,看似无害,但暗藏“杀机”。掌握必要的海边安全常识还是必要滴,比如下面这些,你是不是也稀里糊涂呢?

1

警惕离岸流

这样一种状况,阴天有太阳还刮小风的时候,表面上看海面风平浪静,其实海浪下面已经开始涌动。游客很容易被海浪拖走。这种风平浪静的海面下涌动的暗流,其学名叫离岸流,是以垂直或接近于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其流速很快,达每秒两米以上,因此造成了很多海边溺亡事故。

典型离岸流的流速大约是2米/秒,超过一般人的泳速。由于离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狭窄,不只是一般的戏水者,甚至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被其拉向外海。

1、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2、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3、若遇到困在离岸流的遇难者,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器具,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RIPCURRENTS→

2

远离柠檬汁

在沙滩上做日光浴时来一杯柠檬汁,这是世间上美好的享受之一吧?但有人告诉过你,柠檬汁+皮肤+阳光=恐怖的噩梦吗?因为这三个组合会形成一个疯狂的化学反应!

当你的皮肤接触到阳光紫外线和柠檬汁时,就会产生一种叫「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肤炎」(phytophotodermatitis)的化学反应。

但柠檬并不是唯一的元凶,其他植物如柑橘类水果、旱芹,还有一些如防风草、野香草、野茴香和野花等的汁液也会造成同样的发炎。

貌似柠檬汁还是不少人的海边必备清凉饮品啊,喝嘴里没事,万一洒身上就惨了,还是远离吧!

LEMONJUICE→

3

小心扎破脚

在海边游泳被贝壳啊,礁石啊,海胆啊扎伤脚貌似是最常见的事,很多人觉得是小伤口而且海水具有天然的消*作用,往往不予理睬。

但是,已经有医生郑重指出,如今的海水浴场中海水成分复杂,而且辽宁的近海水质不佳,甚至浑浊,扎伤脚一定要及时处理。等到化脓感染就晚了!

STINGS→

4

防止被晒伤

除了做好身体的防晒,眼睛往往是人们忽略的地方。紫外线对于眼睛的伤害往往更大,因此去海边一定要带上防紫外线的墨镜。

SUNGLASSES→

综合半岛晨报、大连日报

新媒体编辑:丁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4岁女孩被海蜇蜇死原来海边竟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