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对年轻人越看不惯,越证明自己老了
TUhjnbcbe - 2025/5/29 21:08:00

医院去预约体检。体检的项目是单位统一订购的,我拿了体检卡,准备在单位预订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项检查,顺便跟医生确定一下体检的具体时间。

医院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医疗机构,到这里来还是两年前的事。进了大门,感觉变化很大,很有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味道,楼房多了,也高了,内外装饰都带着浓浓的现代气息。查行程码,查健康码,进去之后,问过导医,才找到已经搬到另一栋楼上的体检中心。

体检的服务台正对着由北而来的过道,很容易就来到了服务台前。服务台的台子里面有四个工作人员,两位年轻的小姑娘,另两位年龄稍长。我走到一个年轻女孩面前问了句“体检怎么登记?”女孩不假思索就来了句“今天时间过了,十点之后血糖检测(大约是)停止。”

“我还没到那个检查项目,单位体检,今天是来预约登记的。”

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医生接过话头,询问了我的单位,帮我查了体检项目。我告诉她需要增加一项检查项目,我自己付费或刷医保卡。

“体检这边不好刷医保卡,要刷卡的话得到门诊挂号。”

卡里的钱也是钱,既然不好刷卡,那就支付宝吧。女医生告诉我,这里自己付费检查,还有优惠,按照优惠后的金额付款缴费。打了检查单,约定了体检的时间。

咨询办理一系列手续的过程中,最边上一个微胖的女孩一直在玩手机,整个过程没停过一小会。感觉对于前台接待分流工作而言,这完全是个多余的人。

回来,我把事情说给爱人听,爱人笑了。现在年轻人都这样,你越是看不惯年轻人,就越是证明自己老了。

是的,我看不惯年轻人的地方不少,或许是我确实老了。

看不惯他们盲目追星。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什么演员之类的人,在保镖前呼后拥下经过通道,一大群女孩激动而疯狂地呼唤着这个男演员的名字,看得我汗毛立正,这就是所谓的“追星”。我不反对追星,年轻的时候也追过星,我们那时候追的星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追的大庆铁人王进喜,大寨“铁姑娘”郭凤玲,追的是“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追的是“向我开炮”的王成。同样是追星,反映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

看不惯他们点外卖自己不做饭。一位父亲给孩子在工作的城市买了一套房子,孩子还算懂事,把装修的事情揽了下来,说是省得父母来回跑不方便。父亲给了装修的钱,活就交代给了孩子。半年后,房子装修完工,父母兴冲冲的从老家过来看,客厅、房间、卫生间、衣帽间,奇怪,就是没找到厨房。厨房呢?谁还在家里忙饭啊。吃什么?外卖,再不行上饭店。自己不煮饭,喜欢叫外卖。且不谈那外卖贵不贵,单是那疏于管理的卫生状况,大油大盐的健康品质就不是能天天吃的东西,但年轻人不管这些,图方便,喜欢重口味。不要烹调,也不要洗碗,省时省事。

看不惯他们沉迷小视频。智能手机是个好东西,但也是个容易着迷上瘾的高级玩具,年轻人把控不住自己,一天到晚刷短视频,把大把的美好时光浪费在屏幕上,收获却极为有限。几个老人聚在一起聊天,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晚辈们电视机就没看过,早上看,晚上看,夜里还再看,不忙家务,不带孩子,眼睛一天到晚都盯在手机屏幕上,这手机害人。不是手机不好,而是年轻人缺乏自制力。

看不惯他们晚睡不早起。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有健康的作息。年轻人晚上不睡,刷手机,早上不起睡懒觉,这是对健康不利的生活习惯。对此,我看不惯。老祖宗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早起床,收拾打扫,煮饭洗衣,健身锻炼,是我认为的好习惯,但年轻人几乎都做不到。

看不惯他们铺张浪费。没钱要节俭,有钱也不能浪费。但但大多数年轻人铺张浪费已成习惯,空调昼夜不停,四季常在。回到家里灯火通明,也不管是否有人在。出门吃饭,点得多,吃不掉也不打包。家里吃饭,剩的基本不动筷子。网上购物,任性而随意,一天没有快递,简直就是白活。买的的东西,使用很少,有的没拆封就扔掉了。喜欢奢侈品,几万的包包、十几万的手表,都敢下手,也不摸摸自己的腰包,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超前消费、极限消费。

看不惯他们纹身、戴假指甲。现代人的时尚我懂得不多,但是纹身、戴假指甲之类的时尚实在无法欣赏。那些一条龙的花膀子,我看不出有啥美观威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定当万分珍惜,绝不可以随意玷污。女孩戴个假指甲,影响干活不?影响学习不?三观正的人也不会觉得这假指甲有啥漂亮。自己的指甲修剪得漂亮一点,纤纤玉指,哪怕不涂红抹紫,也自当风情无限。弄个假指甲套上,即便缀满宝钻,那也不是自己的。就如同套个假面具、戴个假臀,那面具再美,美臀再圆润,那都不是你自己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不是装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是靠苦功修炼出来的。

看不惯他们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也看不惯他们不懂得乘车让座,还看不惯他们盲目要求自由,却不懂给人以尊重。……

看不惯,就证明我老了吗?未必!人生很多经验只有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磨砺,老了才懂。二十岁的时候,觉得父亲是个这也管那也问什么都不懂的啰嗦老头,四十岁的时候,发现父亲有点人生智慧,看问题有两把刷子,六十岁的时候,回头看,才知道老头是个无所不知的哲学家。

看不惯,我不抨击,让他们自己觉悟。

看不惯,绝不试图改变,我选择容忍。

看不惯,我不生气,保持心态平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年轻人越看不惯,越证明自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