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瞄准一幅关于身边战场的年代图谱
TUhjnbcbe - 2025/5/13 20:18:00

剧焦一线原创

文丨乌苏

编辑丨李芊雪

近日,由黄轩、陈赫、杨采钰、李溪芮等主演的年代剧《瞄准》播出后,热度持续走高。

CSM59城收视数据显示,该剧播出至今,收视一度破2。猫眼、灯塔、艺恩等网络数据平台上,《瞄准》的热度值也大多保持在TOP3以内。不错的热度表现背后,《瞄准》的口碑同样不俗,豆瓣上,该剧评分已经达到7.8分。

具体到剧集内容上,《瞄准》聚焦年代剧中少见的“城市杀手”这一群体,通过池铁城(陈赫饰)与苏文谦(黄轩饰)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立场博弈,透视“暗杀”与“反暗杀”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在更靠近普通人生活的“身边战场”上,一点点揭开解放战争末期复杂的历史图景。

1

暗杀与反暗杀

《瞄准》采用的是当下市场常见的“双男主”设定,黄轩饰演的苏文谦与陈赫饰演的池铁城,是一对生死之交,前者代号牧鱼,后者代号水母,取自两种海洋生物。这两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配合捕食。

而《瞄准》所讲述的故事,则发生在这对生死之交关系破裂之后。

该剧从一次接头行动开篇,叶冠英情报传递失败遭到暗杀,却在关键时刻被不明因素干扰勉强捡回一条命。手术台上,叶冠英将矛头指向“水母暗杀组”,同在现场的牧鱼也天然地被公安视为同党。

表面上,这是水母与牧鱼的又一次合作,但实际上,多条线索由此铺开,并逐步勾勒出“暗杀”与“反暗杀”两大阵营。

上:反暗杀阵营下:水母暗杀组

“暗杀”阵营即“水母暗杀组”,以池铁城师徒为核心成员,善伪装、计划周密、行动力强;而“反暗杀”阵营则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公安机关、党政人员到“水母组”研究专家、狙击手,以及最终确认在三年前就与池铁城分道扬镳的苏文谦。

显然,这是一次高手过招。强者间的较量是剧集避免套路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对剧本、人物、场面调度等要求很高。不过从已播出的内容来看,《瞄准》在叙事之中不乏惊喜之处。

其一,逐层深入,但节奏感佳。《瞄准》从码头这一微小场景切入之后,随即展开了多个人物关系的铺陈,娓娓道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以平行蒙太奇叠加时间,借助更细节化的内容交叠强化紧张感,并通过剪辑的闪回内容,在极致压缩的一天时间内,抽丝剥茧,揭开过去三年乃至十年的历史往事。

其二,在身边战场,洞见历史。《瞄准》所聚焦的是少见的城市反暗杀题材,这意味着剧集抛开了战火对抗的战争场面,而着眼于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无论是暗杀还是反暗杀,双方都需要全员伪装,他们需要随时变化成学生、护士、商摊小贩、码头工人等,在遍布普通百姓的人群中,完成暗杀或反暗杀行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人生活的平静与战争的暗流形成强烈对比,随时可能出现的刺杀行动又折射出在战争年代,人们很难真正过上平静生活的历史命题。不难发现,《瞄准》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指向了一个更大的格局。

2

非扁平叙事与立场交锋

《瞄准》中,苏文谦放弃做杀手一个重要刺激点,在于结识了小雪这个善良的小女孩。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编剧还设置了这样一幕,通过小雪的孩童视角发出疑问:为什么爸爸是好人,曹叔叔也是好人,却不能在曹叔叔面前提爸爸?

复杂的时代环境已经影响到每个个体,包括孩子也不能免于纷争。战争之所以残酷便在于此,无论是侵略者还是正义之士,战争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伤亡,而造成伤亡便很难再以单纯的好坏评判。

立足于这样的大背景再去看《瞄准》,剧中的人物设置折射着时代的撕扯感,编剧在人物个体上并没有脸谱化的塑造,而是填充了层次和厚度。

池铁城确实是一个冷面杀手,阴狠、毒辣、果决,“水母”暗杀组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在他们的枪下,没有生命,只有任务,所以不用区分陌生人、小孩、同志,抑或是救命恩人。但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令敌寇闻风丧胆,立下过不少战功。尤其是池铁城,虽冷面但非无情,面对生死搭档苏文谦遇险,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营救。

苏文谦确实心存善意,他在杀手开枪的一瞬间救下人质,因一面之缘照顾小雪母女三年之久,他更无法原谅自己开枪杀死了曾经的救命恩人杨之亮。但是,苏文谦的转变起于一次阴错阳差的暗杀,起于小雪无意中抛出的善意,而他的过往,也曾是和池铁城一般的“城市杀手”。

人物的厚度串联起剧中更多的线条,以此推动剧情也在无形中避免多线叙事的混乱,同时强化情节密度,以更快的节奏铺陈故事,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人物的立场交锋承担着价值观对撞的功能。

《瞄准》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一次情报传递,让昔日背向而驰的两个人,意外地“面对面”。曾经的生死搭档,如今不想反目却要反目,如果说一开始还只是两人在道德标准上存在差异,那么后来随着剧集视角推向解放战场,苏文谦和池铁城之间,便开始了信仰与立场差异的较量。

而这一次交锋,表面是无意,实则是必然,已经被时代洪流深深浸染的池铁城和苏文谦,都是无法置身事外的人。

3

五元文化的“悬疑之外”

目前来看,《瞄准》的剧情架构方式与以往谍战剧有一个显著的差异点,即该剧通过一出案件引入,颇有几分悬疑色彩,这与背后的主创团队不无关系。

《瞄准》背后的出品方中,站着浙江影视、蓝色星空影业、天娱影视、五元文化等。在这几家公司中,与创作团队关系最密切的是五元文化,《瞄准》的导演五百就是该公司的创始人。

五元文化自网生内容起家,《瞄准》是其第一部“上星剧”。此前,从早期的《心理罪》系列到《白夜追凶》,再到今年密集输出的《十日游戏》《在劫难逃》《白色月光》等,悬疑剧一直是五元文化的强项。从《瞄准》中也可看到,细腻的处理、强势的反派、多线并行的快节奏、以及敌我双方之间的博弈,都是五百乃至五元文化擅长的表达方式。

但是,《瞄准》又不止于悬疑。案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牵扯出的诸多人物,最终呈现的还是谍战内核,而悬疑式的表达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不过,《瞄准》的题材方向转变,实际上折射出五元文化的布局扩张。

当下的五元文化在业内已经逐步站稳脚跟,与业内头部力量的交集点也更丰富。《瞄准》的编剧黄晖有着丰富的正剧编剧经验,《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等豆瓣8.5分以上的剧皆出自黄晖之手。另一位编剧杨宏则曾与黄晖共同创作年代大剧《毛泽东》。如今,两人共同创作《瞄准》,也成为这部献礼剧故事架构的基础保障。

在原创剧本基础上,五百及其团队作为业内新生力量,在选角、拍摄、剪辑等层面为该剧注入年轻化的基因,探索献礼正剧与年轻市场的对接点。实际上,不止是《瞄准》,《隐秘而伟大》《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也是五元文化在年代正剧方面的布局,而待播的《荣耀乒乓》亦有几分主旋律色彩。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瞄准》在豆瓣拿到7.8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认可度。而五元文化在年代正剧市场探索年轻化的新表达,不只显示出自身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重要一步。

剧焦一线(ID:TVfocus)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已入驻平台━━

商务合作、投稿、应聘可添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瞄准一幅关于身边战场的年代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