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喜欢打着名师名校的幌子去招人,实际上啥都没有,啥都不是。等家长报了班,才发现原来老师随时会换,更过分的是,有的培训机构连培训地点都换。你想退钱,嘿,没有!你要较真,行,这也扣那也扣,一算账,交了几千退你几百。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怎把你套进去。那么,今天我们就讲讲,一般的培训机构是如何将你套牢的。
目前,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可以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头部培训机构,这种机构很猛,一般都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实力强劲,连创始人都是大腕级别的,手底下是真的有名师,但培训费也非常昂贵,如果找名师“1对1”,几十万不在话下。
第二种是中级培训机构,这种机构体量很大,喜欢在三四线城市四处开花,大量开“分校”,一般都是以培训中学生为主,因为这类家长舍得花钱。
第三种是那种小型的培训机构,这种大部分是退休老师自己搞的,做大后,慢慢就招了些人,然后加盟一家品牌啥的。这种机构要么就是英语兴趣班,要么就是1对1,基本上靠口碑维持。
因为这三种培训机构的目标客户群体并不一样,因此,他们大体相安无事,都过得挺滋润的。
头部
头部培训机构资金充足,玩法简单粗暴。
举个例子,比如大腕老俞要去A城开分校,在进驻前,会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我老俞来了,准备搞个演讲,针对一年级的家长,免费的,就在XX地。
老俞号召力还是可以的,加上宣传时,会告知有小礼物啥的,很多家长朋友还是会去看看。
结果一到现场,老俞一顿鸡血,让台下众人如痴如醉,最后,直接放大招:你们的孩子送过来吧,给你免费培训一年!
好家伙,免费一年,你干不干?
就这样,老俞将当地的愿意参加培训机构的一年级的孩子几乎全部网进去了,其他培训机构如果和老俞有业务重叠,有实力的能挨个一两年再倒闭,没实力的,撑不了几个月就卷铺盖了。
不用等到第二年,老俞就会安排老师,问孩子喜不喜欢在这里学习?喜欢赶紧回去叫家长续费,现在给你打个折,否则,下学期就贵多了。
家长看孩子这么愿意参加培训辅导,高兴还来不及呢,赶紧续费。
有些家长觉得不对劲,于是跑去问老师,老师第一句就是,你家孩子真聪明,我估摸着在这里学个两年,以后不得了,必须上名牌大学。
趁家长心软,老师苦口婆心,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嘚啵嘚啵,家长稀里糊涂就续费了。
中级培训机构
中级培训机构挺不容易的,虽然赚钱,但花钱也如流水。
为啥?因为中级培训机构必须让利,让利给业务员,才能将学生拉进来,让利给培训老师,才能将学生留下来。
扯掉培机构的面纱,他们其实就是打着培训机构幌子的业务型公司。
不信?给你捋一捋这类公司的组织架构。
一把手,美其名曰“校长”,即分部负责人。
负责人直接统管三块,一个是教师,二个是行政,三是业务团队。
教师
教师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培训老师,一种是课程安排老师,另一种心理咨询老师。
培训老师主要工作是负责给孩子上课的老师,但必须是业务型的培训老师,如果不是大佬,只会讲课,不会去开展转化课程,转化那些试课的学生,那也不合格。
课程安排老师说白了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你的孩子增加课程,对快到期的课程进行续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老师有义务协助课程安排老师的工作。
心理咨询老师一般由业务咨询老师客串,说是调节孩子心态,舒缓孩子压力啥的,实际上是负责给孩子和家长洗脑,让孩子点头同意继续学,让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
行政
行政除了处理培训班的日常事务,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为什么招聘?因为这类培训机构的员工流动性非常大。
比如培训老师,他们不是在备课就是在开展“试听课”,转化率不高还得挨批,平常还要学习各种成交话术......
业务员就更不用说了,没业绩连转正的机会都没,做了几个月的,资源被榨干了(家人介绍完了),也得换下一批。
这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一点,本来自家孩子上课上得好好的,突然,培训老师就换了,又突然,员工没几个自己认识的了......
因此,行政不得不连轴转,主要工作就是招聘培训老师和业务员。
业务员
培训机构的业务员结构和房地产销售的结构差不多,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拓团队,一种是接待团队。
外拓团队就是每时每刻在外面跑,给家长朋友们递试听卷,或者直接邀约去公司,了解课程。厉害的业务员,拿着本收据,都可以收到家长朋友的订金。
接待团队一般自称咨询师,也就是前文提到,会客串心理咨询老师的业务员。这类业务员的绝招是从小孩子那边下手,比如:
“家长您好,您可以先出去下吗?现在由我们老师和小朋友沟通下,看看小朋友愿不愿意接受辅导。”咨询师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家长感受到了善意,连连点头,随后走了出去。
不好意思,你上套了。
为什么呢?其实孩子大都爱和“老师”打交道,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然后教孩子告诉家长,“我愿意报名,愿意学习”,你就赶紧掏腰包吧。
小培训机构
小培训机构看似在夹缝中生存,搞得很悲催,但实际上,很多小机构活得非常滋润。
首先,这类机构跟不跟那些大机构的抢完饭,小机构一般以“幼小”为主,不愿意涉及中学生,一是这类培训老师不好找,生源也抢不过别人;二是给小朋友搞培训,不需要立竿见影。
这些小机构的核心是“校长”,基本上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就是那种往台上一站,可以嘚啵嘚啵两个小时,还不带重样的那种。
为什么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呢?
一是给招进来的年轻的培训老师洗脑。小培训机构资金有限,培训老师既要给孩子们上课,还得外出去拉客户,支撑他们如此付出的,除了可观的薪水,还有“校长”的洗脑。
二是在试听课时进行转化。小培训机构经常会搞试听课,这种课程他们搞得是真不错,3、4岁的小孩子去上一节课,都能有模有样做游戏,唱歌。但这还不足以让家长掏腰包,真正的杀手锏就是“校长”。试听课结束后,校长一登台,贩卖点焦虑,提供点解决办法,家长朋友纷纷缴械投降......
总结
当然,不管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他们看中的都是长期利益,短视的还是少,所以,多数培训机构还是很良心的。
搞业务有点手段很正常,只要把教育质量搞上去,我相信家长朋友都会心甘情愿掏腰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给孩子报班,一定要认清辨别培训机构推出的“优惠”活动是否属实,太过优惠的活动,一定要考虑清楚,避免因小失大。
最后,一定要记着,要跟培训机构签订合同!这叫把丑化说在前头,省得以后闹矛盾。
如果还是发生了纠纷,不要冲动,不要跟你培训老师扯皮。
一、先收集好证据,做好维权准备;
二、找到负责人进行沟通,看能否解决问题;
三、如果解决不了,尽快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