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邓达智在他的新书《衣路历情》、《Throwback》里面有一篇叙述了我们三十多年的友情。
邓达智在为读者签名(图片由本人提供)我抽空阅读了老友的大作,前一本类似回忆录,纪录了他从元朗乡下一个爱画公仔的孩子成长为亚洲顶尖时装设计师的过程,这本书里还汇聚了他许许多多的好朋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像是一场朋友聚会;而《Throwback》,既是回顾也是展望,里面汇集了他的许多精彩设计。
《衣路历情》封面用广东话说,我们“老友鬼鬼”,所以习惯直呼他的英文名字:William。William的设计简洁、大气,随便一款都是精品;而身为设计师的他却永远是一件黑色T恤配一个大背囊;他不仅仅是时装设计师,还兼做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以及多个报刊杂志的专栏作者;他最大的爱好是背着背囊周游列国、品美味佳肴然后写书;这么多年,他走到哪里都会被粉丝包围:这几年大家都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机会见面,于是约了每年在香港一同看艺术展,但每次一进展馆,他就几乎会被热情的粉丝包围--当然是女粉丝居多啦!然后我就成了临时摄影师...我曾问他:你有没有数过迄今为止一共出版了多少本书?他说:15本,肯定的!哈哈,许多年前的一段访谈里他这样回答:
00:37读完老友的新书,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年,我正在策划中国首个电视时装节目《时装荟萃》。第一期的节目是介绍国际羊毛局发布的流行趋势,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位专业人士做嘉宾。这么巧,经朋友介绍,当时正在为深圳一个出口的针织品牌做设计的大男孩邓达智成了我第一期节目的嘉宾!那时我的粤语基本是零,而他也仅用粤语夹杂着英语单词来交流--幸好当时的节目是粤语的,所以跟主持人的沟通是没有问题的。
在那之后,我们的节目对每一届的香港时装节都进行采访报道,在当时我们也是唯一一家在香港时装节采访的大陆媒体,通过William,我们认识了许多有才华的香港设计师并将他们介绍给大陆的电视观众。香港时装节期间,我发现William除了要忙他的秀,还有不少“副业”--那就是为电台、电视台主持节目!记得有一次在时装节现场他突然跑过来跟我说“我要来访问你”,我说我广东话不行呀,他说:“没关系”或许我的广东话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香港时装节期间与William一起制作节目与William合作的那些年,我们之间渐渐有了默契和信任。那时自办节目几乎没有什么经费,每每邀请他来,他都是自掏腰包坐直通车过来;渐渐地,内地许多品牌和活动都向他发出邀请,他也开始北上--当然,他的国语也越来越溜了,如今我们交流可以在国语、粤语间随意切换了!
《视觉》杂志派对。右为陈逸飞先生老友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往往会碰撞出火花。以往我们常常在香港时装节期间与几位设计师小聚,聊着聊着便会产生很多的灵感。92年底,我想在《时装荟萃》节目五周年之际做一些特别的活动,其中一个大胆的设想便是将两岸三地的时装设计师们聚集在一起。当时心里没底、尤其是对能否邀请到台湾设计师我真的没有一点把握,除了争取领导的支持,我将我的设想及顾虑告诉了William。在两岸设计界人缘超好的他又联合当时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文丽贤(JudyMann)一起,给出了长长的候选名单和很多好的建议,最终我们敲定了吕方智和苏建仕代表台湾设计师参加这次的盛会;那个年代通讯并不发达,更何况两岸交往尚未全面开通,所有与台湾设计师的沟通,基本上全靠William和Judy在香港义务为我们联络和沟通。当两岸三地设计师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在广州聚首的时候,大家都相当兴奋,我心中亦充满了感激之情。
两岸三地设计师首次聚首。左:苏建仕年,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首次在内地选拔选手参加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总决赛,这对所有服装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选拔赛在上海举行,当时的评委阵容也很强大,包括《世界时装之苑》第一代主编李小蓉老师、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杨吴国媚女士、香港时装设计师张天爱小姐、William和我以及行业协会的一位老专家。
左:李小蓉右:张天爱、杨吴国媚参赛选手来自各服装院校。我印象特深的是:比赛现场是在一个剧场里面,评委连桌子都没有,只能将评分表放在腿上打分。按照最后评分结果,应该是广州美院服装系的学生梁卫明夺冠,但主办方却突然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由于梁卫明还没有护照,怕无法申请签证前往都柏林参加决赛,所以将冠军换成已办好护照但分数居第二的另一名选手!
此时有个别评委表示同意,另几位沉默不语,只有我不客气地反驳主办方代表(我这个直率的脾气,得罪过不少主办方,也因此被“封杀”):冠军按照打分结果,该是谁就是谁,如果冠军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办到护照,可以由亚军替补前往都柏林参加总决赛呀!这个学生明明拿了最好的成绩,但却因为没有护照而否定他的才华、令他失去一次机会,这不公平!我又例举了香港小姐比赛的其中一条规则:”如冠军无法履行职责,将由亚军补上“,主办方的代表似乎还想坚持,这时William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并证实香港小姐比赛的确由此规则,主办方代表似乎还想坚持,William问她: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那还要我们评委干什么!William这一质问,其他评委也都站在我们一边,最终冠军如愿以偿赴都柏林参加总决赛。当初如果没有William站出来支持我,或许会是另一种结果。这个小插曲我们都没有公开过,直到今天。
与梁卫明在都柏林总决赛现场回看最后一次与William的访谈,发现又一个16年过去了!回忆32年的友情,很开心我们一起成长、一起笑看风云变幻,很欣慰看到老友一次次战胜病魔,勇敢前行,幸福快乐。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