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果夏季在大连的餐厅里只点一个菜,就点它
TUhjnbcbe - 2025/3/11 2:33:00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https://m.39.net/disease/a_9346869.html

“嗨!来个凉拌鲜海蜇,这个必须点。”

“夏天了,你吃凉拌鲜海蜇了吗?”

“拌鲜海蜇,就等这口了。”

夏天,在大连的餐厅里点菜,凉拌鲜海蜇这道菜几乎是每桌必点。

夏季在大连吃饭,如果不点一盘凉凉的凉拌鲜海蜇,会感觉少点味道。

今天,就来给你分享一下海蜇这道大连名菜。

论营养和药用,它也是很有排面的。

凉拌鲜海蜇,吃遍大连街大小餐厅

我们这里说的凉拌海蜇指的是使用鲜海蜇做原料的。

在大连,无论餐厅多大,都得有这道菜:凉拌鲜海蜇。

那些把凉拌海蜇做得超级美味的餐厅,会因此吸引到不少吃客。

凉拌海蜇的做法,因人而异,看你喜欢什么口味了。能把鲜海蜇做好的厨师,称得上是八级工匠。

做海蜇,醋一定要用老陈醋,糖一定要用白绵糖,香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打上来的海蜇,不处理就化了

海蜇学名叫水母,是海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它在海水里呈各种颜色,游起来像一顶漂亮的降落伞。伞的直径有大有小,大的能有2米多,游起来特别壮观。

海蜇体内含有最多的是水。所以,鲜海蜇打上来后,必须快速把它放在水里浸泡,一是为了去腥,一是为了保存住体内的水分。

如果不正确处理,海蜇很快就会化成水了。

每年都会听到这样的笑话,有的人家买了海蜇,放在盆里,半天没下厨,再去看,盆里只有一滩水,海蜇去哪了?化了呗。

这就是一定要在夏天到大连吃海蜇的原因,这道菜只能在海边吃,还要赶紧吃,晚了就吃不成了。

海蜇,头、皮、脑都能吃!

拌海蜇,最常见的就是凉拌蜇头和凉拌蜇皮。

蜇皮是海蜇的“衣服”,也就是看起来像脑袋的那个巨大伞体,是又大又圆的一张皮;蜇头是伞体之下张牙舞爪的触须,大多为块状,呈半透明的黄色,上面有很多不规则凸起。

这两个部位,或切丝、或切片,配上黄瓜、香菜、调料,简单的拌上一拌,脆嫩又爽滑,一口下去,夏天的燥热都被抚平了。

而海边渔民的小灶里还有一道极具特色的美食——“海蜇脑”。

说是海蜇脑也不是指真的脑子,而是海蜇伞体下的内脏器官(也就是性腺),它产量少、价格高、不适宜长途运输,所以大多成了渔民的小灶,用来做海蜇脑子汤了。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谁知盘中餐》曾经做过一篇专题,里面就有这个海蜇脑子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绵密浓烈、余香满口的海蜇脑子汤,也不知什么时候有机会能品尝到此等美味。

被低估了的营养和用途

中国是最早食用水母的国家,在多本医用书籍中均有水母药用功能的记载。

《本草拾遗》中记载“海蜇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医林篡要探源》记载“海蜇能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解和、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咳除烦”等。

简单地总结一下:海蜇可以消积食、化痰、散结,最常用于治疗腹胀、便秘、咳嗽、哮喘等症。

记载在陈存仁先生的《津津有味谭》里有一个食疗化痰方为:将海蜇头切成小块后,与马蹄(荸荠)一同煲水。海蜇经过水煮,就化为了水液,而荸荠本身就鲜嫩多汁,色白入肺,有清热润肺的功效。二者合一,不但可以化痰降逆,还可以清肺热,是老人孩子极好的化痰、止咳、消喘的良方。

海蜇的“周边”知识

一年生水生物。

海蜇生长到4kg以上,条件适宜时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的海蜇在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即可排精、产卵进行繁殖,然后逐渐下沉死亡,分解消失。

动物界的“航海冠军”。

虽然海蜇“顾涌”的不算快,但它却能在远程赛中夺冠,因为老天爷赏饭吃,只需将体盘朝一侧倾斜,半潜在水区,汹涌奔腾的海流就会助它一臂之力,想去哪就去哪。而海蜇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海蜇的伞盖有很多“平衡囊”。平衡囊里有一个钙质小球,小球移动了,海蜇就能偏斜了。这些平衡囊还能感受海面传来的震动信号,尤其是由风暴和海浪引起的次声波信号。当海蜇感受到次声波信号时,就会游向深海躲避。

有一群“狂热粉丝”。

海蜇周围生活着一批狂热追随者,俗称“水母鱼”。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能保护它们不受海蜇刺丝的攻击。所以,水母鱼喜欢生活在水母的口腕周围,一旦发现危险,就会躲入这些危险而致命的口腕中,是的,就是把海蜇有毒的口腕当作“避难所”了。

参考资料:

[1]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夏季在大连的餐厅里只点一个菜,就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