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晨曦,去海边转转,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沙滩上除了贝壳鱼虾之外,你时常能见到一种搁浅的透明生物。
没错,这是水母,学名海蜇,以浙江沿海最多,凉拌海蜇可是一道有名的浙菜。
海蜇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元朝谢可宗对海蜇的评价是:“海气冻凝红玉脆,霞衣退色冰涎滑。”
其中的“红玉脆”,指的是海蜇头,晶莹如玉,红而肉脆;“霞衣”则指的是海蜇衣;褪去海蜇衣后,则是凝华如冰的海蜇皮,即“冰涎滑”。
按照现在的饮食习惯,海蜇头肉质更厚,口感丰满,要略贵一些;海蜇皮更加清脆爽口。
▲凉拌海蜇头
▲凉拌海蜇皮
前几年南通还曾推出过“海蜇全席”,烧、烩、蒸、煮多种手法,烹饪出各式各样的海蜇大餐。
但这种美味,却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虽说搁浅在海边的海蜇基本上都已死亡,不再具有毒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被海蜇蛰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仍时有发生。
例如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
僧帽水母含有“催眠毒素”,这种毒素是由多肽及蛋白和小分子含氮物组成的,蜇伤人体后,患者多日才能消除伤痛。
▲僧帽水母
我国沿海常见的沙海蜇,能分泌肽毒。
医务人员提醒: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