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鲨导读:智能设计就是普惠设计。
作者
李佳琪
编辑
卢旭成
电商的发展,千人千面的营销要求,90-00后消费者对产品颜值的高要求,让新消费品牌的SKU急剧增加,每个品生命周期缩短,设计需求指数级上升,传统的依赖设计师个人能力的设计模式越来越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智能设计成为新的可能。10月12日,成立于年11月智能设计公司水母智能宣布完成万元A轮融资,源码资本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高瓴创投跟投。今年6月,水母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短短个月内累计融资规模超1亿元。这家孵化自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的公司,因何而生?有何核心竞争力?它能给新消费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带来哪些设计之变?它能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设计之美吗?带着这些问题,蓝鲨消费专访了水母智能创始人苗奘。
01
智能设计,水母之名神秘的海洋世界中,有一种拥有“返老还童”神奇本领的小生物——灯塔水母。它不仅拥有超高的颜值,敏感的神经,还有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这些“特质”与苗奘想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我们做设计,首先看重颜值;其次我们需要敏感的神经,可以洞察用户的需求;最后,我们所做的智能AI设计方案本身的创造和生产能力很强劲且生生不息。”苗奘有着双硕士(设计、创新管理)的交叉学科背景,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的十几年间,她做过项目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品牌设计、服务设计、UED等,在国内与海外均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在海外时,她做洛可可英国的branch,回国后挑选了与互联网最为相近的业务——UI设计,并逐步将其升级为UED,做成了集团第二大事业群。她还在智能汽车火起来前,提前—5年布局。后来她意识到,汽车还是汽车人的天下,智能设计才是设计人的天下。于是,她毅然将智能汽车的业务交接,全心投入水母智能的搭建。十几年的时间里,苗奘始终怀揣着一份“初心”:挺起中国设计的脊梁,让每一个人享受设计的美好。“电商发展起来后,首先产品的SKU急剧增加,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其次产品更换包装的频次大幅提升,设计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加之千人千面的营销,对SKU的要求越来越多。这时我们感到明显的力不从心,人的设计团队又能怎样?依旧无法跟上时代的诉求。”所以,“让每一个人享受设计的美好”的愿景,纯人工一定干不了。不仅是每个人对设计的要求不一样,更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SKU的爆发速度,让创业者们必须想办法用技术/AI驱动。“这是趋势,没得选。”苗奘说。团队刚刚成立时,团队不懂AI、不懂运营,但下定决心“大干一场”的苗奘认为这些都不重要,智能设计业务是团队的战略性选择,必须把它做出来。而AI设计这件事能否顺利起步,有两点至关重要:1、对于设计和产业的理解是否足够深入。AI设计并非是纯互联网的事情,需要靠十几年的行业积累将其结构化。如何用技术和数据进行驱动,是摆在团队面前的巨大挑战。“好在这是我们所擅长的,所以比较有信心。”2、如何用技术驱动和算法化。AI设计涉及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图像算法、推荐算法等,“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位精通各种算法及互联网常规前后端运营测试的CTO,但非常难。”经过长时间筹备,水母智能组建起一支以苗奘为首的“设计+算法+互联网”的跨学科团队,其中研发人员(设计研发、技术、Lab实验室)占比高达80%。公司算法、技术、产品及运营负责人均来自阿里、网易、微博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丰富的大型互联网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经。
02
智能设计就是普惠设计“过去十几年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设计)产业中费了老劲依旧没能解决掉的问题。”苗奘表示。1、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比如客户找到设计师,希望其能设计一款高大上、国际化的签名。两周后设计师拿出了三份签名,客户都不满意,但签名第二天要用了。没能对结果达成一致,势必会耽误客户的宝贵时间。“就像每个人对‘高大上’的理解不同一样,设计行业中,设计方案的确定性极弱。“苗奘说。2、生产的不确定性。有人说,别轻易碰供应链,全是坑!核心问题在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真正还原设计要的样子。答案是大部分难以做到。过去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客户看到一个方案后非常雀跃,但当设计图真正下到生产线时,生产工程师非常头疼。因为色彩和材料根本无法还原。”这会导致产品延期,同样耽误客户的时间。、消费者喜好的不确定性。“我们拿过很多国际设计大奖,非常自豪开心,但当线上线下全渠道一起打的时候才发现,获奖的东西能否卖得出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原因就在于我们追求了设计的高精尖,但忽略了消费者喜好。”设计的交易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交易。客户拿到设计师的设计就应该掌握知识产权,且需要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版权的基础上,否则很多风险会随之转嫁至客户身上。基于工业设计行业里的普遍痛点,苗奘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来定义水母智能的产品。1、可商用。包括四个动作:第一:通过图像算法,让所有生成的方案都不相同。第二:用户下单后,为避免“撞车”,平台做下架处理。这也是水母智能与市面上大多(设计)模板公司最大的差别。因为只有AI才能生产出大规模且个性化的设计。第三:用户收到设计原文件后,水母会给其发一个区块链存证证书,以证明此时此刻交易的发生,证明它的字体有版权且设计元素来自于水母。第四:IP领域新的尝试。过去的IP商业化流程是:第一步,商家找到IP方并拿到授权,此过程需要三个月甚至半年(国际)。第二步,将IP产品化(去供应链趟坑)。第三步,上架售卖。最后,监测及维权。现在水母智能将以上四个环节合一,并把IP合作方的IP纹样前置在系统中,由商家或用户直接生成自己喜欢的方案。随后,水母智能与蚂蚁链共同合作,进行全网监测。2、可生产。即确保设计的还原度。在可生产方面水母做了如下几件事:第一:将供应链的部分数据(材质工艺等)在设计环节前置,否则在生产环节很难将设计工艺进行还原,“我们是在生产可实现的基础上做设计。“第二:水母提供的设计图非位图而是矢量图。“因为商家会(将它)用在不同的载体和情境中,所以要给它们提供最大的便利。”第三:提供用于生产的工程文件,如刀版图、点阵图等。这需要与产业非常紧密的对接,做得出生产工程图。第四:柔性生产闭环,对接整合各类目最先进的柔性生产商。“特别是对于中小商家来讲,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张图。”苗奘说。、可被爱。水母智能下沉到雨伞、袜子等类目产业带,测算不同人群对不同风格的喜好数据,观察不同类目在过去1~年里头/腰部SKU的设计变化趋势并加以分析,根据特定群体对特定类目/跨类目用户喜好的设计主题、色组关系等进行提取并进行设计,再从中挑选部分产品进行测款,对接柔性供应链,让其先小批量进入市场,从而得到客户的反馈。苗奘认为,”小微本就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过去出于成本的考虑,无法服务它们。但今天当我们用AI技术去服务它们的时候,我们把智能设计也叫普惠设计。”年10月17日,北京·辽宁大厦·辽宁厅,由国内领先的消费新媒体蓝鲨消费主办,新浪财经、新潮传媒、铅笔道、企查查协办的新消费品牌独角兽峰会成功举办。以下为水母智能创始人苗奘分享实录,经蓝鲨消费编辑,有删减:大家好,我是老苗。
01
人肉设计跟不上时代了过去的十几年里,我深有体会的第一点是:过去一个sku有三年的生命周期,今天平均18个月,直播带货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有的已缩短到了1周。我们看到,我们共创商家里玩包装玩得好的,通过包装变换去刺激(存量)消费者甚至去获增量客户,这个ROI超过了在营销投放上的ROI。当营销实现了千人千面,不只有爆品能够跑出来,很多小众的品也在算法的推荐下推荐给了细分的客户。这就是商品的大爆发,SKU的大爆发,通过人肉去提供设计能力已然跟不上了。我看到的第二点是,全球设计供给的整体发展,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当时只有大厂有inhouse的设计师,后来技术普及之后更多腰部的厂商也需要设计供给,这时出现了第三方的设计供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平台化的设计供给,后面又出现了模板化的设计供给。到今天,新消费崛起,每个品牌都说,我要和别人不一样;消费者也说,我要不一样的东西。这时,我们只能通过智能化设计来提供大规模且个性化的设计供给。这是我看到的过去十几年,全球以及中国设计的需求侧以及供给侧所发生的变化。从年初至今,水母智能拥有00万+注册用户。我们从这些小B身上看到了餐饮和食品等相关新消费领域的变化:1、自从(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年)2月开始,餐饮和食品行业logo设计的订单一直在上涨,增幅近6%。它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