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陈赟儒家修身功能有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rorc2e53
TUhjnbcbe - 2020/7/31 11:19:00

陈赟:儒家“修身”功能有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


陈赟解读了《中庸》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对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原标题:陈赟:儒家 修身 功能有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 今年是孔子诞辰的2565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孔子诞辰之际,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络社会工作局委托搜狐举办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行:孔子诞辰络文化活动 (),并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学者陈赟进行了专访。陈赟解读了《中庸》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对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谈到儒学经典,首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但在陈赟看来,如果说《论语》是孔子言行记载的话,那么《中庸》就是对儒家思想架构的总结。《中庸》里所阐述的如何用中、如何守中、如何持中的 中 是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贯通,这体现了中国思想非常独特的视野。陈赟由此联想到了日前曝出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为原料的新闻事件,提出从今天的现实处境来看,极个别人为了经济利益,有时会发生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情操的部分缺失,和他们过于重视金钱不无关系,同时也造成了礼仪的部分缺失。陈赟表示,《中庸》的意义就在于能激活我们的传统,让人们恢复到现在所能开启的更大的生存视野中去。 *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24个字。其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而 敬业、诚信、友善 正是抵御社会不良之风,回归文化正轨所必须的优秀品德。陈赟提出,文化要回归必定要滋养人的生命、挺立人格,仅仅通过讲学、穷理无助于改变这个状况,必须要造就一批有承担、有人格力量的人,古代称之为儒者。 对于如何将学术教育与教化功能相统一的问题,陈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现在的部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丧失了教化功能,不再有 正人心 的力量。但在陈赟看来,传统儒学恰恰是以 正人心 、 修身 为志向。相信未来儒学将对改善这一点起到很大作用。 谈到近年来 祭孔 典礼和国学班的兴起,陈赟的看法是 乐见其成 ,虽然部分国学热流于形式化曾遭诟病,但陈赟表示,形式化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就是 仪式化 ,比如祭孔这个仪式就是古代礼的一部分。 当代社会在礼法方面,比如结婚、生子、丧葬等没有基本的通礼,如果不能完全意识到仪式本身那种和我们心性相连的积极意义,那么仪式感就变成了形式化。 陈赟指出,如何发挥 祭孔 等仪式的正面功能,让它与我们的公共生活有效连接,把它的意义和充实感体现出来,才是关键所在。 在陈赟眼里,弘扬儒学和祭祀孔子一样,都需要走出符号化, 如果既不是儒者在研究儒学,我们研究的儒学也不再造就儒者,这样的儒学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们祭祀孔子,但对他一无所解,这个孔子就变成了一个符号而已。 最后,陈赟对祭孔等仪式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认为对于类似的活动,应该去提倡,而不是打压,并不断提升仪式的内涵意义,使它发挥出更正面的效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 嘉宾简介:陈赟,毕业于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出版专著《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中庸的思想》等。 健美比赛后台:工作人员帮抹油 安抚心率不齐的女人”</p>	</div>
</div>
<div class=1

查看完整版本: 陈赟儒家修身功能有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rorc2e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