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千年的古道,静谧的山林。年11月,申城两位热爱自然的户外运动“老把式”,自掏腰包,倒贴经费,成立“户外拾荒者”,常年深入江浙沪一带的千年古道:乌石古道、吴越古道、军嶂古道、豆腐皮古道……留下这群户外爱好者的身影。坚持三年净山,他们已从山间背下近三千斤垃圾,成为魔都颇具影响力的户外净山团队。他们当中,有60多岁的上海爷叔,和年轻人一样,背着装满垃圾的编织袋下山,也有全家老小齐上阵的亲朋好友,一起加入净山行动。“户外那么美,看到有垃圾,我们都很心痛......”“千年古道,垃圾成堆,我们太痛心”猫头鹰(吴泽洲)和络盐都是申城户外运动爱好者,常年在深山探险。两人最初决定古道拾荒,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爬山经历:在一次登顶后,猫头鹰发现山顶满目垃圾,触目惊心。回来后,两人下决心,做点儿什么。“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顾虑。”络盐说,“一个人捡垃圾,会觉得有点尴尬,所以,就大家一起‘尬’吧!”她笑着说。最初,两人是为了招募一些专门玩户外的大神加入净山团队。不过,朋友圈发出去之后,想加入的户外新人越来越多。“没想到有这么多热爱自然的朋友,”络盐说,报名的人多了之后,出现好多不是专业玩户外的,最初,我们是有顾虑的,毕竟这些古道爬起来是有难度的,还存在安全问题。不过,为了净山,他们决定接纳新人,并制定登山路线,确保安全。“净山的线路是有讲究的,”吴泽洲说,“领队会提前勘探线路,将徒步距离控制在10公里左右。而且,根据我们的经验,在10公里范围内,50个人能把这条线路的绝大部分垃圾处理干净。”捡垃圾容易,真正难的是把垃圾带下山。“有时候垃圾太多,根本背不动。”猫头鹰说。有一次,他们捡了多斤垃圾,每个伙伴背着八个大编织袋下山,十分辛苦。“山里垃圾大部分是塑料袋、塑料瓶,还有玻璃瓶,背起来就特别重。”比较起来,山涧小溪里的垃圾清理更难一些。“有时候水位上涨后,垃圾就挂在旁边树枝上,也很难捡。”说起今年特别火热的户外露营,络盐表示,越来越多的人群走向户外,垃圾也越来越多,让她开始有了挫败感。“我们捡完了之后,过一周再去,又有一堆,怎么捡都捡不完,太痛心了。”“大袋垃圾背下山,上海爷叔说值了”61岁的华哥是“户外拾荒者”元老级人物,三年前,为了支持络盐和猫头鹰,他加入山野拾荒行动,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仅如此,华哥还发动身边老友齐上阵。“这些来净山的老大哥、老大姐们,体力一点也不差,”说到华哥和他的朋友们,络盐竖起了大拇指。作为拾荒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长者,每次捡完垃圾,华哥就像年轻人一样,背着装满垃圾的编织袋下山。“山路崎岖,不能让女的扛,还得是我们男的来,”他说。华哥喜欢户外运动多年,爬过雪山,走过沙漠。最开始,他也跟申城那些普通爱好者一样,喜欢户外,游历山川大河。但时间久了,却发现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我亲身体验到这几年户外运动的群体变化,”华哥说,“有的地方环境很美,但垃圾太多,实在看不下去了,特别是疫情过后,一些热门徒步线路的垃圾越来越多。”“户外活动是很好,对锻炼身体有帮助,但是也要顾及环境啊!”说到“垃圾捡不完”的话题,华哥说,“今天我们捡完了,明天又冒出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到户外运动,用我们的净山行动感染身边人。”“其实,我是从心里感谢络盐和猫头鹰,他们从最开始牵头,一直坚持到现在,非常不容易。我要一直支持他们走下去。”“赔钱还费力,我们乐在其中”据了解,最初决定发起户外拾荒,猫头鹰和络盐都经历了一段“赔钱”岁月。“那时候出去,包一辆大巴车,我们都是自费,俱乐部其实是亏钱的,”猫头鹰说。后来,拾荒队伍扩大,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他们才结束自掏腰包的尴尬。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乐在其中。“在人迹罕至的古道,我们碰到过蛇窝,也被蚂蟥咬过,不过,这些问题都在控制范围内。”他说。学过户外急救知识,让他们能够轻松应对险情,而在拾荒过程中,当地村民的赞扬和鼓励带给他们力量。“大部分人很有礼貌,给我们点赞,竖大拇指。”但也有些游客,把垃圾一股脑倒过来,非常不礼貌。“其实我们也是要把垃圾背下山的。不过呢,你看到他们也是把垃圾放在包里的,你又不能批评他们,”说到这里,他有些苦涩,“我觉得大家对净山的理念还有待提高,你到户外运动,能带多少来,就要带走多少,不能给环境和别人留下负担。”络盐则告诉记者,因为团队里有年幼的孩子,她不希望让孩子们看到户外运动丑陋的一面。“其实,允许孩子们参加,最初我是有顾虑的,”她说,“户外运动是很美好的项目,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而不是最丑陋的一面。”“我们希望能让环保理念影响到更多人,把垃圾带走,留户外最原始的美丽。”新闻晨报周到APP记者·徐明图片来源:“户外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