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懂了秋园的女版福贵,才知道人在
TUhjnbcbe - 2024/2/16 18:35:00

年,一本只有页的小说意外走红,跻身豆瓣年度中国文学榜第二名。

小说名叫《秋园》,薄薄的一本书,读后让人心情沉重。

主人公秋园跌宕起伏的一生,和《活着》中福贵的命运如出一辙,因此,秋园也被称为女版福贵。

她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经历过没吃没喝的荒年,感受过人心的幽暗复杂。

其中的任何一项普通人都难以承受,而秋园却一点点熬到了最后。

她用那坎坷曲折的一生告诉我们:

生活里会有数不尽的苦与难,能好好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1

比起福贵的孤苦无依,秋园的一生更让人心疼。很多年前读《活着》,看到福贵经历家道中落,亲人相继离世,只剩下孑然一身的他与老牛相伴时,顿感命运刻薄,充满艰辛。

后来我读了《秋园》的故事,才知道:

命运的悲苦大抵相同,但作为女人的秋园更令人心疼。

秋园出身医学世家,按理说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女孩,会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十二岁那年,家中两位嫂嫂遭遇横祸,父亲病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就送走了三位亲人。

作为顶梁柱的哥哥,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抽起了大烟。

没几年时间,原本殷实的家底,全部被掏空。

十七岁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秋园,不得不放下正在读的书本,辍学回家,早早嫁为人妇。

秋园嫁过去的丈夫名叫仁受,人如其名,仁受温柔善良,对秋园百依百顺,不仅疼爱她,还满足她一直深埋于心的愿望——供她继续读书。

仁受不仅对秋园好,对生活苦的人,他也心怀仁慈,倾囊相助。

只是,他有点“穷大方”,最后把家底都给花光了。

堂兄嗜*成性,仁受被他骗光了所有积蓄,他却不想追回;年三十晚上,小偷进屋,仁受不管家人够不够吃,给了小偷二十斤谷子打发他回家过年;被选为一乡之长的仁受,常常自掏腰包帮助别人,除了自己的工资,他还把秋园的嫁妆首饰变卖了接济穷人。

没几年时间,家里变得入不敷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乡里的小学需要老师,读过师范学校的秋园受邀应聘。

白天秋园正常上课,晚上她带娃做家务,有时她还帮人做衣、绣花,靠缝缝补补贴补家用。

丈夫在外地工作,既不能回家帮忙,又无钱带回家,一家人的重担全部落在秋园身上,丈夫像是一个形同虚设的影子。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每个女人,都应该是被宠的公主。但事实是,很多女人这辈子都在宠爱别人,却没有被人真正宠爱过。”

生活如同修罗场,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考验,而女人往往要付出更多。

回到家里,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操劳大小事的保姆;

在外面,她们还得像男人一样拼命,被上司呼来喊去,点头哈腰,是最卑微的打工人。

她们也想拥有岁月静好,享受舒适闲逸的人生。

但捉襟见肘的生活,嗷嗷待哺的孩子,病重的老人,堆积如山的家务,让她们身为女人,也不得不活得像超人一样。

累了,她们也只敢休息片刻;受委屈了,在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然后把眼泪擦干;摔倒了,她们拍拍尘土站起来就继续出发。

她们柔弱的肩膀上,一头挑着家庭,一头担着事业。

哪怕身躯瘦小娇弱,在生活的泥淖中,也不得不挪动沉重的双脚,一步步负重向前。

2

身体的累可以缓解,心里的苦无药可医。后来,秋园在偏僻的山边分得一处房子。

搬过来才发现,邻居满大婶一家很难相处。

一开始,热情的秋园用上好的豆子芝麻茶款待满大婶。

但满大婶天天要来喝茶,如果哪天没泡茶,对方就开始骂人:“不贤惠的堂客,到她屋里坐,连茶都没一杯喝。”

骂人还算是客气的,当秋园丈夫被划为旧官吏,成为批斗对象时,满大婶马上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她指着秋园说:“你一个官僚太太,肯定不是个好人。如今,我们要当家做主人,好好管你们。”

满家女儿二菊嫁人后不守妇道,常将野汉子带回娘家,可走自家正门总不太好,二菊发现从秋园家后门可以直通娘家,便要求秋园让二菊的野汉子从后门过。

迫于满大婶的霸蛮,秋园只好答应。

每天深夜,秋园都要违心去开门,这让她感受到莫大的耻辱。

满家小儿子宝生也不是善茬,秋园用给丈夫买药的钱买来一只鸡,可宝生硬说秋园偷鸡。

宝生召集一帮人把秋园围在堂屋中,连续六个晚上,秋园像个皮球一样被推来搡去,没有片刻消停,直到秋园月经来了,血顺着裤管淌下来,他们才肯罢休。

满家大儿子企图侮辱秋园,秋园拼命逃脱后,向丈夫寻求安慰,丈夫却吼道: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绳子也好,菜刀也好,你去死吧!”

秋园已经不指望丈夫帮忙分担生活的重担了,但被人欺侮的时候,丈夫不但不帮自己,还要无端指责,这让秋园越发委屈。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说:“《秋园》把一部中国社会史高度浓缩而真实地从一个家庭的变迁中钩沉出来,再现了一个世纪的人性‘活化石’”。

没有丈夫的庇护,秋园像失去羽翼的小鸟,不得不独自承受来自外在的欺凌和刁难。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像秋园一样的女人,不但要拼命挣钱,负责一家老小,还得独自面对四面八方的压力。

丧偶式的婚姻里,她们像个多面手一样随时转换角色,又像轮轴一般不知疲倦地转动。

身体的疲乏,睡一觉尚可缓解,可心里的苦,无人可说,无人可解,只有默默含泪吞下,一点点消化。

3

比起放弃,好好活着更需要勇气。由于自然灾害,粮食减产,这对本来就填不饱肚的人们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书中有句话描写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现状:“饥饿比活埋还难受。”

人们舍不得去掉谷壳,和米打碎了吃,最后导致便秘,胀痛难忍。青*不接时,为了裹腹,他们还常常挖野菜,扒树皮充饥。或者将稻草加水熬煮浓稠,强忍着喝下去。实在没东西下锅了,秋园就去偷谷子,或者放下脸面挨家挨户去讨饭。

因为长期挨饿,秋园丈夫浑身浮肿,皮肤发亮,过几天肿退了,全身消瘦。

在几度肿肿消消之后,丈夫带着无限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

丈夫去世后,这个贫瘠的土地,已经无法喂养一家人,秋园决定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离开。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来到湖北。

几年后,为了拥有当地正式户口,她经人撮合改嫁了一个好人,她和孩子们才算安稳下来。

可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的秋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小儿子突然溺水而亡。

那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

少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人生三大悲事都搁在她身上,秋园彻底绝望了。

她说:“不是日子不好过,而是不耐烦活了。”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想上吊自杀,但又突然冷静下来:

这个世界很残酷,她可以潇洒死去,但还有三个孩子需要她。

“我要为他们着想,决不能给他们带来痛苦。我要活下去!”

她把失子之痛深深埋藏在心里,尽其所能把其他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助他们成家立业,过上好日子。

有人说:“秋园的人生,就像是痛苦层层加码的过程。”

从一个柔弱的富家小姐挑起家庭重任,到遭遇人心险恶,饱尝失亲之痛。

苦难像在她的皮肤上一次次划开口子,新伤未愈,旧伤又起。

她顾不上新伤旧痛,拼命抓住一切机会放手一搏,挣扎求生。

最后,命运多舛的秋园终于苦尽甘来,晚年的她享了几年福后,在89岁安然离世。

整理遗物时,儿女们发现了一张纸条:“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寥寥数字,是秋园给自己一辈子的总结,也是她如浮木般辗转挣扎的写照。

她的一生,就像余华在《活着》中说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

秋园和福贵的命运如出一辙。

他们都是时代缝隙中的一棵小草,吃过苦,受过穷,挨过饿,在命运的狂风骤雨中,努力活了下来。

但秋园比福贵的处境更加艰难。

秋园是一个弱女子,没有男人的强健,她只能用瘦小的身躯扛起全家重担,用脆弱的心独自面对生活的晦暗。

比福贵更难的是,福贵只是为自己活着而活,而秋园,还得带领一家人,在没吃没喝的年代,四处寻找活下去的机会。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成就的。”

柔弱的女人,本应得到生活的眷顾与怜惜。

然而,生娃、无休止的家务和加班,恶意的中伤和刁难……让每个本该享受岁月静好的女人,都在苦海中挣扎,难以喘息。

苦和难轮番上场,在生活的重锤之下,她们默默收藏起脆弱的一面,最终变成无所不能的女汉子,为一家老小,不辞辛苦地奔走操劳。

《秋园》这本书,是关于母亲的传记,也是关于苦难的回忆录。

作者杨本芬,是秋园的女儿。

当年已经60岁的她,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在狭小的厨房里,她趴在凳子上,铺开纸笔,一写就是两年,光稿纸就重达16斤。

小说发表后,秋园受尽磋磨的一生,打动了无数人。

而最让我难忘的,是书里这样的一幅画面:

“母亲弯腰打扫床底时,竟然发现那儿生出两棵竹笋,一般大小、高矮,似双胞胎样长在床底下。”

我终于明白,支撑秋园跨过苦难的,也许就是像竹笋那样的信念:

即便在暗无天日的环境,只要努力生长,必有一天会冲破生活的阴霾。

最后把书中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生存挣扎,要像一颗油麻菜籽一样,被风吹落在哪里,就竭尽全力要在那里生根发芽。”

点个赞吧,当苦难快要将你埋没时,别忘了学做油麻菜籽,随风就能起舞,落地就会生根。

作者:洞见·围裙书香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懂了秋园的女版福贵,才知道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