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红烧黄鱼,皮细而滑,肉如蒜瓣,雪白且嫩,
TUhjnbcbe - 2023/9/24 21:02:00

红烧*鱼,皮细而滑,肉如蒜瓣,雪白且嫩,入口柔溶立化

我喜欢吃鱼肚,尤其是大*鱼的。妈妈的红烧*鱼堪称一绝,皮细而滑,肉如蒜瓣,雪白且嫩,入口柔溶立化,而那汤汁及佐料的葱、蒜等,特别入味。所吃剩的*鱼,不论是以残汁拌饭,或是下个*鱼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品。不过,我最垂涎的,却是鱼腹里那块细长的鱼肚,腴嫩滑爽,美不可言。但是这块尤物,是爸爸的专利品,不容我染指。只好退而求其次,在餐馆吃红烧或大汤*鱼时,便先下手为强,每思一尝为快,无奈总难如愿。

后听爸爸说起,才知道大师傅们在烧*鱼之际,必先取下鱼肚,顺手贴在锅旁,俟其烧熟,立即送口。显然口有同嗜,如无地利人和,难遂口腹之欲。而今,大*鱼滥捕殆尽,想吃那块鱼肚,简直痴心妄想,我为了尝此一名玉腴、佩羹、鱼白、鱼醺得上好鱼肚,也只能另辟蹊径,求助他鱼了。前阵子到东部出差,一到宜兰,就吃到当地人士最爱品尝的丁挽肚。所谓丁挽,乃兰阳地区对旗鱼的俗称。此鱼肚的妙处,即在一个脆字,快炒而食,既脆且鲜。究其实,旗鱼的产期在冬季(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每逢北风起兮时节,镖旗船纷纷出动,乘风破浪,追逐那背鳍翘出水面、状如大旗迎风招展的大旗鱼,专食其肉、肚及肠。

旗鱼肚虽美,但其种类,则攸关口味,一般而言,黑旗、红旗的肚最厚最脆,胜白旗、雨伞旗多矣。另同样是黑旗肚,无胃壁蜷缩的瘪胃,比起胃壁扩张的饱胃更脆,无论是炒芥菜或炒九层塔,甜脆均一流,乃下饭佳品;如阁下想雅上两杯,得用黑糖去熏,焦*之色一如鸭赏,其味喷香,切片而食,脆中带糯,每让人难以抗拒,一直吃喝个不停。比较起来,旗鱼肠的脆度尤在旗鱼肚之上,很高兴的是,我在花莲即尝到此味,当然喜不自胜,欢欣溢于言表。

其实,真正最脆又最厚的,非蜇肠莫属,蜇肠即翻车鱼(俗称海蜇鱼,今称曼波鱼)的肠子,粗如水管,肥哪嘟的。由于翻车鱼的精肉,煮熟切丝,可充干贝的替代品,故一名“干贝鱼”,至于“海堑鱼”之得名,则是那面积庞大的翻车鱼,其嘴却出奇地小,专啄食随波逐流的海蜇(即水母)。然而,此鱼古称镀鱼,一名荷鱼,俗呼锅盖鱼。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内载之甚详,称:“此鱼海中颇多,江湖亦时有之,状如盘及荷叶,大者围七八尺,无足无鳞,背青腹白,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整人甚*,皮色肉味,俱同鳞鱼,肉内皆骨,节节连比,脆软可食,吴人腊之。”可见江南人所食的是幼鱼,与台湾东海岸所捕获能重达吨余的成鱼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另须注意的是,翻车鱼除“尾有*"外,“性不益人”,主治“玉茎涩漏,白独膏淋”,其尾之*为麻醉性*,陶宏景谓:"可治齿痛。言归正传,以“甜、脆,全无糟粕”著称的蜇肠(一名贝肠),与鱼翅、龙虾、九孔齐名,为东北角公认的四样高级海味,但纯论稀奇及价钱,蜇肠尚在其他三样之上。台北地区则惯称其为“龙肠”,并对其白厚脆的特性,推崇备至。难怪炒个一小盘,竟索价近千,不知味、不识味者食之,铁定心疼不已。

我的运气不坏,这回也享用到了龙肠,幸好举桌无识货者,得以从容而食之,居然把整盘扫光。其松脆的口感,好到无以复加,纵使卖相不佳,不须过人手艺(仅与芥菜同炒),但滋味的张力,硬是与众不同,堪与象鼻媲美,足和熊掌比肩,誉为“海味中的海味”,绝非溢美之辞。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烧黄鱼,皮细而滑,肉如蒜瓣,雪白且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