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重庆大学)
9月27日,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完成网上预报名,距离初试不足百日,考研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预测,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或将再创新高,突破万。在考研热的带动下,各类高价培训班纷纷上线。一些机构推出所谓的“协议班”,收费动辄三五万甚至六七万,声称考不上可退费。然而,“过来人”发现,退费远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9月29日中国新闻网)
考研“卷度”年年上升,门槛分数水涨船高,考研培训市场异常火爆。考研存在学习强度大,涵盖内容广,准备周期长等特点,考生对学习环境和氛围有较高的要求。不少考生愿意通过报班、买课等方式,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使学习更为系统化,在培训班的群体管理机制获得自律和集中高效学习的效果。考研“协议班”的出现便是瞄准了市场苗头,耍出“不过就退费”的花招,利用考生求稳“上岸”的心理,营造花式“噱头”。
所谓“协议班”,即培训机构与学员签订协议,学员若未进目标院校复试,会有一定退费。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前期收费颇高,而且授课质量良莠不齐,退费也成了老大难问题。不少教培机构唯利是图,打法律擦边球进行虚假宣传,赋以“名校”“状元”教师光环,巧立名目,利用营销手段耍花招。“病急乱投医”的考生稍不留神就成了“盘中餐”,任人收割钱包。
在法律上,“协议班”或“保过班”是不允许出现的。《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眼见考研培训市场渐有泥沙俱下、乱象丛生之势,须得见招拆招。打破不良教培机构的“聚宝盆”幻想,剔除行业内不规范定价、设科目陷阱以及师资水平低下等要害。相关法律法规在前,不能让这些“虚头巴脑”的卖课机构逃之夭夭,考研培训市场秩序须得严管,打压其嚣张气焰。不少学校为考生提供图书馆、考研自习室、上岸经验交流以及教师辅导等便利,值得广大推崇。
考研这条路艰难而漫长,考生需要稳扎稳打,调节好自身学习状态和心理。擦亮双眼辨识考研培训班的浮夸宣传套路,维护好自身的权益,守住自己的腰包。坚定脚步,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