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连续9年周老师的公益暑托班又开了
TUhjnbcbe - 2023/6/17 20:32:00


  “我爸爸是种田的,一般凌晨4点出门,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陪我。在周老师的暑托班,我可以做游戏、看书、听老师上课,我很开心!”


  在鄞州区塘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周老师的暑托班又开课了。说这话的是塘溪镇中心小学9岁的周润壕,在暑托班的日子,他每天都笑呵呵的。


  周老师是塘溪镇中心小学*支部书记、副校长周妙亚,孩子们都喜欢叫她“周妈妈”。她的公益暑托班已经办了9年。不同的是,今年暑托班的场地变大了,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加入这场公益行动。


  一次家访被触动公益暑托班连续办了9年


  “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里,一位孩子的母亲正在制衣间工作,她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另一位孩子的母亲则专心致志低头拧螺丝……这些画面让孩子们沉默了。


  7月25日上午,在塘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周妙亚正在给孩子们上一堂有关感恩的课。


  施梦婷的老家在江西,今年10岁。说起父亲,小女孩的眼眶红红的。“我爸爸在厂里打工,有一次被大大的零件砸到脚了,他都舍不得休息,第二天又去上班了。我很心疼爸爸!”看完视频,周妙亚让孩子们以《辛苦的爸爸/妈妈》为题,写下对父母的感恩。


  周妙亚执教29年,孩子们都喜欢叫她“周妈妈”。自年暑期开始,周妙亚连续9年开办公益暑托班。每年暑假前,她通过班主任推荐及家访等方式,“录取”一群年龄相仿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今年暑假,有23名孩子进入周老师的公益暑托班。


  暑托班开在自己家丈夫当大厨,女儿当助教

给孩子们准备饭菜。


  很多人认识周妙亚,是从她的公益暑托班开始的。年,她到赤堇小学任教时发现,这所高山上的小学,仅有39名学生,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


  周妙亚办公益暑托班的念头源于一次家访。年暑假前,她在家访中发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境困难,家里没有书桌,没有台灯,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家长们忙于生计,孩子们则成了“留守儿童”。特别是暑假,很多孩子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甚至连饭都吃不上。“暑假让孩子来我家,我来照顾。”就这样,周老师的公益暑托班从那年夏天开始了。


  第一年公益暑托班有17个孩子参加,大多是周妙亚挨家挨户上门“找”来的。孩子家长听说暑托班免费有些将信将疑,有些担心来回接送不方便。那年,周妙亚不光开办了暑托班,还要负责个别孩子的接送。“有些家长下班晚,没时间来接孩子,我就负责送回家。”慢慢地,暑托班的人气越来越旺。


  以前,公益暑托班就在周妙亚的家,她把一楼70多平方米的空间腾出来。丈夫当大厨,女儿当助教,前两年外甥女也来帮忙。


  今年,公益暑托班延伸到了平方米的塘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天有当地志愿者来搭把手。临近中午,周妙亚就带孩子们回家吃饭,步行不过百余米。


  采访当天的中餐相当丰盛,有可乐鸡翅、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还有粉丝汤,餐后水果有西瓜、葡萄等……有孩子笑呵呵说:“暑托班的饭菜比家里都好吃!”


  周老师不再是一个人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其中

周妙亚辅导孩子们。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注入公益暑托班。采访当天,恰逢中河街道东城社区的社工和小小志愿者给塘溪孩子们送来百余册图书,还有居民众筹的25只爱心书包,里面有水杯、风扇、帽子、文具等。


  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成了周妙亚的得力小助手,轮流给暑托班的孩子上课。暑托班的课程尤为丰富,阅读、写作、书法、美术、音乐、编程、趣味英语等,并结合塘溪红色资源,开展名人故居宣讲、红色研学课等。周妙亚还带孩子们坐地铁游城市、畅游海洋世界、参观博物馆等,所有费用都由她自掏腰包。


  让周妙亚欣慰的是,女儿华星辰和同学也来帮忙了。在女儿眼里,自己家就像是孩子们的“集体宿舍”。去年台风期间,有些家长住进了避灾安置点,周妙亚连夜将一群孩子接到了自己家。“男孩子打地铺,女孩子睡我房间,3个房间睡了13个孩子。”华星辰打趣,自己则被“安置”到了阿姨家。“年寒潮来袭,担心孩子们挨冻,妈妈直接把10多名孩子接回了家。”


  “只要孩子们愿意来,只要家长们有需要,我会坚持办下去!”周妙亚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组织能关心关爱农村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成长,让这些孩子被“看见”。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实习生陈思燕文/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续9年周老师的公益暑托班又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