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向海图强
第四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暨中国·烟台第四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系列报道⑥
长岛探索海岛生态回归新路径
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给出烟台方案
水母网7月2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李波通讯员葛蔚吕彦兴摄影报道)盛夏的长岛,天蓝海碧,海鸥翱翔。长岛又称庙岛群岛,由个岛屿组成,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曾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年,山东省人民*府正式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对长岛来说既是使命担当,更是历史机遇。
如今,迈上新征程的长岛与时俱进书写着“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的新篇章,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出一条海岛生态回归的新路径。
长岛生态环境标志性物种重现
黑山乡岸线生态修复工地上,各种机械设备正开足马力、高效施工。岸滩整治修复四期建设项目是长岛今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内容包括对大黑山岛、大钦岛5.25公里岸线进行恢复建设,对南、北长山岛部分岸线及设施进行修复养护。“长岛岸滩整治修复四期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推动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长岛综合试验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长岛综试区自然资源局海洋发展科负责人初文彬表示,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9%,预计年底前完工。
近年来,长岛综试区对南、北长山岛17处受损山体采用高次团粒客土喷播技术进行生态治理,对北五岛、西三岛17处裸露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实现了海岛裸露山体“应治尽治”;对南长山岛孙家废弃采坑、北长山岛小东山等19处地质灾害点实施了综合治理,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围绕海岛、海岸带开展整治修复。
如今的长岛,生态环境标志性物种重现,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东方白鹳、斑海豹、*嘴白鹭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海萝、鼠尾藻等原生藻类,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同程度出现恢复,有效改善了海岛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1处
夏日的朝阳洒在长岛南隍城岛的海面上,一缕缕金光在海面跳动,站在船头遥望,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坐底式深海智能网箱——“经海号”“经海号”“经海号”“经海号”“经海号”,如同“海中城堡”矗立在海天之间。
“过去养殖成品鱼需要3年时间,有海洋牧场后只需1年半。”长岛综试区南隍城乡南隍城村*支部书记李盛平告诉记者,“海洋牧场不仅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还能保证养殖活动不会对海底原生态造成影响。”
长岛海洋生物资源富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以栉孔扇贝养殖为主的渔业养殖,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岛近海海域养殖密度过大造成近海污染及养殖产品大面积死亡现象严重。
为解决人海之间加深的供给矛盾,长岛着力推动渔业由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模式向现代转型、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升级。曾经,南隍城附近海域连片的养殖设施和粗放的饵料投喂导致养殖产出大、污染重。如今,这里坐落着“长渔一号”“经海—”等大型智能网箱平台,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记者从烟台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3处,其中国家级18处,占全国总数1/9;海洋牧场总面积超过万亩,营造“海底森林”万亩,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4%,生物量增长5.3倍,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天更蓝、山更绿、海更清,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长岛在“经略海洋”中让绿水青山变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