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詹八斗故乡人物二题 [复制链接]

1#

故乡人物二题

文/詹八斗

01诗人贾诗歌

贾诗歌扬言要做中国诗坛的土豪。

按说,这年月,写诗的人哪个不是日暮途穷——诗歌是细致活儿,来不得半点风风火火;诗歌又是地摊货,稿费少得可怜——如此经年累月,诗人就注定会成为穷光蛋。

但这难不倒贾诗歌。穷则思变,这是贾诗歌从毛著上学来的法宝。郭敬明不是靠抄袭加点小资情调就赚个盆满钵溢么?那他贾诗歌又为何不能异军突起,搞个财源滚滚的项目?主意一定,立即紧锣密鼓进行。递给单位老大一个大红包后,贾诗歌挂出“诗歌培训班”的招牌,并在媒体上大打高大上广告:培训班特由“当代海子”贾诗歌执教……

消息传开,居然也有一帮青年男女前来报名。这帮文学青年,大多行为怪癖,愤世嫉俗,常叹世风日下,大谈拯救诗歌。贾诗歌气得七窍生烟,在心里破口大骂,一群笨鸟,太不知天高地厚,诗歌衰落是那么容易拯救的么?你以为你是耶稣救世主?心虽金刚怒目,脸却菩萨低眉,因为学费已将贾诗歌的腰包撑得鼓鼓。

其实贾诗歌并非贪财之人。曾几何时,他还栖身在象牙塔里,一心一意地伺弄他的诗歌。因此他的诗歌,才得以在这座卧虎藏龙的城市显山露水,独领风骚。他坚信诗歌和财富无缘,以至弄得家徒四壁。殊不知诗人也是人,诗人也要吃人间烟火。漠视财富的贾诗歌,最终惨遭报应,先是小孩嗷嗷待哺而米缸空空如也,再是老人生病住院而自己不名一文。贾诗歌仍清楚记得,那天送八十岁老父去住院,医生要他交押金,贾诗歌左掏右搜,满口袋只找到一元几角钱,医生见状,一脸不屑,砧板剁刀似哼一句,切,还名诗人呢。贾诗歌面红耳赤,恨不得地上有条缝让他钻进去。

现实无情地击碎了贾诗歌的浪漫诗梦,他泪流满脸,一声长叹:诗歌死了,养家要紧。

举办过几期诗歌培训班后,贾诗歌有了积蓄,腰杆挺了,说话震了,遂一鼓作气,贷款五十万,在郊区开了一家大排档,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老板。大排档的生意非常火爆,原来贾诗歌经营有方,如高薪招聘一些猫咪一样可爱的美眉做服务员,如消费满两百元就送一本他贾诗歌的签名诗集等。不多久,贾诗歌就轻快地步入小康行列,买了一辆北京现代,到处招摇过市。

眼下贾诗歌风光无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他,同样有失落的时候。当他回到书房,看到那么大的书柜那么多的书籍,胸中往往会陡然生一股豪气,立马想写出几首得意之作,让世人知道什么叫王者归来。无奈搜肠刮肚,就是写不出只字片语,只好颓然作罢。

作为朋友,我不知道这是贾诗歌的悲哀,还是贾诗歌的幸运。

02的哥刘阿福

的哥刘阿福,长得帅呆,随便往人前一站,哑巴都想喊个好。

可惜阿福虽锦绣皮囊,却是腹内草莽,常把“洒水”写成“酒水”,“大胆”读作“大肚”。老父气得够呛,常扬龙头拐杖,鸡啄米般点向阿福头颅,逆子,再不自砺,看我不戳穿你脑壳。阿福是孝子,在老爹威严之下,低眉顺眼,从不顶撞,但劫数过后,阿福依然顽石一块。阿福有阿福的想法,自己只是个开出租车的,又不是考状元做大官,要那么多知识有鸟用?

老爹虽已年迈,但壮心犹存,看见阿福如此不思长进,大怒。但转念一想,光愤怒也解决不了问题,何况按牛头吃不得草。于是改变策略,循循善诱曰,我儿听之,古人谓斗大字不识一筐为文盲,而现在,一个人不懂外语电脑就已经是文盲了。你可知广州街头,一些的哥能把英语说得比鬼佬还鬼?训过之后,一鼓作气,拉阿福去市文化馆报读夜校,参加为期半年的英语培训。

从此,每当华灯初上,阿福就赶往夜校上课,月余过去,天天如此。老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心想这小子总算浪子回头。激动之余,打电话去感谢老师,大赞他功底深厚能化腐朽为神奇。老师止住老爹的吹捧,愤然道,您那宝贝儿子,来这里纯粹就是为了泡妞,哪有心思学英语?

原来,阿福刚进夜校,一眼就瞄中亭亭玉立的同学小丽。小丽大学毕业一年多,还没找到工作,呆在家里做啃老族,心想不如趁现在有空学多一项特长,于是就选择去夜校深造英语。阿福自恃靓仔,艺高胆大,单刀直入就约小丽。小丽倒也爽快,约看电影她去,约吃夜宵她去,不过每次都会带上一群闺蜜。一来二去,阿福看出端倪,终于知难而退。算了,癞蛤蟆吃不了天鹅肉。阿福心灰意冷,后来干脆连夜校也不去了。

老爹忧心忡忡,整日哀叹朽木不可雕。谁知就在这时,偏偏发生了一件让阿福可“雕”之事。一天,阿福驾车在广西桂平市的西山风景区兜客。忽然,一个黑妹向他走来,“Excuseme,doesthiscargodowntown?”(请问,这辆车去市中心吗?)“什么,死咪死咪——“阿福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尴尬间,旁边一位略懂英语的同行开车过来载走黑妹。临走,得意的同行还挑衅性向阿福打了个响指。

出车归来,阿福立马提了一瓶赖茅、一条中华直奔老师住处,老师,你教我英语吧,我就不信这鸟语我学不会?从此,阿福每天都抓紧时间苦练英语。背单词,记语法,听磁带,忙得不亦乐乎。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的阿福,再也不是两年前的阿福了,张口就是“好肚友肚”。一日,小丽偶遇阿福,适逢阿福正在操练口语,竟说得比爆炒黄豆还动听。小丽大惊,怎么,你小子也会英语?阿福淡淡一笑,有志者事竟成。

小丽钦慕,禁不住高声赞美,哇,阿福,你是我的偶像!

詹八斗广西桂平市人,中共党员。做过教师、校长,喜欢读书、旅游。迄今已在《人民文学》《短篇小说》《散文》《读者》《青年文摘》《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共多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