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名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员工曝自掏腰包补贴 [复制链接]

1#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原标题:知名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员工曝自掏腰包补贴商户,街电否认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消息,近日,共享充电宝知名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街电”)有员工向南都记者爆料称,街电账目不透明,导致商户的分成和销售人员的提成减少。销售人员在收入受损的情况下,还需要自掏腰包补贴商户,否则机器会被扣押。

街电则予以坚决否认。街电公关人士对南都记者回应称,街电按照国家规定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上述问题。

双方虽各执一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营销费用等各种成本暴涨下,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盈利压力与日俱增。目前,该行业已步入寡头竞争阶段,然而盈利模式依旧单一,主要依赖充电设备租赁收入,且商户分成比例日益攀升。与此同时,广告和流量的变现能力尚弱,很难称得上是该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长期造血能力堪忧。

商家的分成页面。

商户自测:

支付6元,分成3元,金额对不上

街电成立于年,作为最早进入共享充电领域的企业之一,街电拥有较为优质的核心渠道资源。前不久,“街电”与共享充电宝另一知名品牌“搜电充电”正式宣布合并,双方将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

街电员工张明(化名)说:“今年3月,有商户向我反馈公司的账务不透明,比如说用户花了10元,但是账上只显示六七元。”

他提供了某商户在系统后台截取的两张截图:一张是商户作为用户所支付的金额6元,一张是商户实际收到的分成3元。“这个商户是在我名下签订的。按照协议,商户应该收到的是60%的分成,即3.6元,而非3元。”

据张明所述,该商户是不经意之间发现的,“商户是看不到具体某一位用户的支付界面的,就是说某个用户在使用充电宝之后,支付了多少钱,商户是看不到的。但是某一天,这个商户用充电宝给自己手机充电了,当天晚上在后台看当天营收金额时觉得不对劲,就自己测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账目对不上。”

他补充道,后来陆陆续续有商户反映此问题,并要求公司补上减少的分成,否则扣押充电宝机器。“我们每个月都有增加充电宝机器进驻商户数量的任务,所以我只能自掏腰包补贴商户,不然机器会被扣押,被公司罚款。”

商家作为用户,实际支付的金额界面。

街电否认“销售人员掏钱补贴”

针对账目问题,街电公关人士回应南都记者称,街电按照国家规定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任何账目问题。“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几种,一是用户使用折扣卡或者优惠券等方式租借充电宝,实际支付金额和应付金额有差异显示;二是实际费用为扣取相关税费后的净营收。另外,也可能出现用户非本商家订单费用一并确认支付后,与该商家使用费用出现差异的情况。”

报料人认为,上述解释不合理。张明以前述商户自测并截取的图片为例:“那张图片中,商户实际收到3元,并未使用过折扣卡或优惠券。另外,如果扣税,为何不提前通知商户和员工?”

上述街电人士进一步解释,目前根据爆料人给出的图片不能判断具体属于哪种情况,“我们无法根据上述图片判定订单的关联性以及商户的相关情况,所有细则都遵循双方签署合同时的相关约定。”

报料人认为,用户支付的图片和商户分成的图片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无法提供关联性很强的图片。

街电是否有接到过商户的上述诉求?是否有销售人员自己掏钱补贴商户,或者商户扣下机器,销售人员被公司处罚?

上述街电人士回应称,不存在这些情况。“涉及商户问题公司有专门的部门以及正规的流程可以帮助解决,处理方式严格遵照与商家签订的合同。”

盈利模式单一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的掣肘

孰是孰非,虽然未有定论,但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收入模式颇受外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