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亲爱的日记,去你X的!”
这是这部全新的青春喜剧《非我所愿》的开场白,可能也是众多影迷看完第一季后内心翻腾的问候语吧。
《非我所愿》改编自英剧《去他X的世界》原著作家查尔斯·S·福斯曼的同名漫画,由《去他X的世界》导演乔纳森·恩特威斯尔执导,音乐家格雷厄姆·考克森操刀配乐,《怪奇物语》的制作人肖恩·利维担任制片。
再集结了电影《它》中的两位年轻演员索菲娅·莉莉丝和瓦耶特·奥莱夫。光是这华丽的制作阵容,相信就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了,也正是这样,才会让它在正式上线前就掀起一波的热议。
日记形式的旁白或许并不稀奇,但以格雷厄姆极具个性的风格配乐为衬,延续《去他X的世界》又萌又丧的厌世碎语,掺入《怪奇物语》光怪陆离的复古小镇气息,再将《它》中的演员化学反应极致化处理,让它开始便碰撞出一些不寻常的火花。宛如炖煮了一盘缤纷的大砂锅,杂揉进青春成长喜剧与奇幻惊悚剧的精华。
以青少年成长的烦恼为皮,以亲人骤逝的创伤疗愈为衣,出其不意地游走在心理惊悚和玄幻恐怖之间,这是《非我所愿》所施展的绝活。但由此衍生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主题上的模棱两可、调性上的无所适从和剧作上的单薄空洞,无可回避地成了它的最大硬伤。拥有最强基因就必然是品质的保证吗?《非我所愿》第一季这个成品,或许并不那么富有说服力。
始于女孩行走的血路,终于覆水难收的悲剧。《非我所愿》以轻快极简的七集篇幅,在结构上走了一圈,最终复归片头。悉妮的愤怒神力和父亲的自杀谜团是贯穿始终的最大悬疑。
然而,不像《去他X的世界》将叙事精巧的收拢在公路上,也理所当然地成就了短小有力的紧密篇章。《非我所愿》的故事围绕着悉妮上学和放学的生活日常,并仰赖于她日记的口白串起一个个小事件,零碎而松散,给人以力有未逮之感。就连一场本应紧张刺激的图书馆危机戏,因表现手法上的平凡单一,看上去也彷佛是小打小闹的青少年在扮家家酒,更缺乏扎实的配角用演技来撑起鲜活的校园气息。
诚然,作为开篇的起点,《非我所愿》在人物塑造上依旧迷人。女主角悉妮就像《去他X的世界》里艾莉莎和詹姆斯的结合体,背负着和詹姆斯一样的至亲自杀阴霾,也如同艾莉莎那样,是个言语刻薄的愤怒女孩,同时,还拥有如《怪奇物语》里十一的超能力。
但悉妮又比艾莉莎要温和得多,甚至在弟弟面前还是个小心翼翼的贴心姐姐。我们很快便认同了她,因为她坦率直爽的暗黑旁白,更因她是一个十足的“怪胎”。她怀抱着与世上所有怪胎一样的平凡梦想:拥有一个正常的高中生活。
现实中,总爱瞻前顾后的我们习惯用行为上的趋同,掩饰自己与众不同的不安。于是当小心怀揣的棱角毫无保留地显影在银幕上时,我们也能感同身受,更欣喜的发现,期待那个彷佛代替我们存在于光影中的“她”,在磕磕绊绊的成长岁月中,也能拥抱更多的温柔。这是我们对所谓“怪胎”的共同情感。
而除了悉妮,邻居斯坦利也是个极富魅力的可爱“怪胎”。这位喜欢跟着随着音乐摇摆,天生尬点十足的潇洒大师,擅长用《哈姆雷特》戏谑阐释橄榄球比赛,幻想着变成巨型水母统治地球,甚至和悉妮数起了身上的痘痘。他们就像年少时一起游戏的孩童,毫不扭捏地赤裸相对,孩子气地比拼较劲,最后顺其自然地轻轻一吻。不是成人式的感情牵引,而是灵魂交会后的梦幻童年,还会有比这更纯粹的情感吗?
随着对悉妮取向的提前揭露,斯坦利也渐渐从虚位男友,成了唯一分享悉妮秘密的超能力导师。他们若即若离的关系也进一步证实,两人之间的羁绊无法以简单的爱情定义。
斯坦利和水母还有一个有趣的共通点,那就是自在遨游、来去轻盈的他,在剧中的存在感也很透明,一方面他对于悉妮来说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他又不可或缺。
即使在没有了爱情后,他们的角色张力能否继续维持让人存疑。但不得不说,这种反套路的角色定位何其难得:它亲手抹煞了观众对两人关系的既有期待,却又敞开了另一扇未知的门,叫你摸不透他们的下一步到底怎么走。
《非我所愿》对悉妮家庭成员的描写也同样让人心动。饱受霸凌却不娇柔软弱,反尔是满口超龄大道理的弟弟,也颠覆了即有的姐弟关系,他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给予悉妮启迪。而他满头卷发的早熟形象,更俨然是《怪奇物语》里小胖达斯汀的翻版。
除此之外,《非我所愿》对悉妮母亲的描绘更是犀利,不再是《自修室》里优雅知性的学者母亲,也并非是《怪奇物语》中的勇敢妈妈。她的职业平凡,言词淡漠,甚至几乎在孩子的生活是一个隐形的存在,却也因此展现出另一种层次的真实。
在第一集中,当悉妮向母亲吐露“我爱的人并不爱我”的烦恼时,母亲冷冷的回了一句:“可能是你的期待太高了,宝贝。”不娇柔不造作,甚至有点尖酸刻薄。直到第四集悉妮和母亲因为过逝的父亲起了争执,悉妮质问母亲为什么要让父亲背黑锅时,母亲才终于脱口说出:“因为还在这里的人是我!”也将这个家庭长久压抑、避而不谈的情感翻至了最高点。
至此,《非我所愿》的主题昭然若揭,它要处理的是父亲在地下室自杀后,萦绕在这个家庭中久久不散的余波。如同心理医生所点破的,一直以来悉妮的种种古怪作为,其实都是一种哀悼的仪式,她企图在那措手不及的意外之后,寻找一个可以告慰心灵的结束。
这样一来,父亲的前史谜团不正是《非我所愿》的终极谜底吗?但让人意外的是,《非我所愿》直接取消了探索秘密的过程,而在之后轻易地以一场台词满溢的母女对话,直白的揭露了父亲的秘密。
当然,这个看似真相的真相同样可以是虚假的。但事实上,这种叫人匪夷所思、甚至有些便宜行事的操作,也直接关乎到《非我所愿》在第一季处理上的可惜之处。
在主题上,《非我所愿》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辩证,即:拥有超能力是件好事吗?剧中在致敬经典漫画英雄的同时,也以青春少女面对未知超能力的陌生恐惧,在拆解超级英雄,连带反手调侃了超级英雄漫画中天马行空的超能力溯源设定,或是被蜘蛛咬,或是接触辐射黏液,包括《怪奇物语》中的军方机密实验。
这种解构让人不免有些期待,《非我所愿》的走向将不仅是对时髦超能力元素的迎合追逐,还藏有更深层的企图和抱负。
当故事持续游走在精神疾患和真实科幻边缘时,我也不禁对本剧怀有一个相当私人的期许:倘若反其道而行,那些惊人的超能力幻象真是悉妮内在心理的投射,那么相当难得地,这也有机会成为一出大胆探寻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好戏。这在当前有关青少年的影视作品中,几乎还是荒漠。
长久以来,有关于青少年的影视作品,总是习惯于将成长过程中的内在旁徨和外在碰撞都概括归咎于青春期的必然,或是简单回溯到某一个家庭事件上,或是明确指向可以解释的疾病上,如自闭症等。却几乎从未触及过那些情绪的暧昧地带:忧郁、恐惧、愤怒、尴尬。
然而身处于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这些情绪字眼早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就如影随形,却总是因为羞于启齿,而被暗自藏匿,直到捱过青春期,累积成更凶猛的未爆弹。
不以怀旧来歌颂青春期的稚嫩懵懂、酸甜苦辣,《非我所愿》能不能成为一支能勇敢正视青春期那晦暗疼痛面的精彩之作呢?
当然,我的期待落空了。当父亲的前史被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当故事最终洋洋洒洒地以返校的庆祝接回第一集的片头,我不免怀疑,那一切对悉妮心理疾病的疯狂刻画,都不过是唬人的幌子。《非我所愿》要玩的,终究还是解放想像力的世界观游戏。
穷尽七集,只为了铺陈一个神秘访客,解锁下一张地图。而到了最后一刻,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彷佛这整速一季的迂回辗转,都仅仅是为了第二季热身的前情提要。
言之有物与故弄玄虚,只在一线之隔。虽然官方迄今尚未宣布续订第二季,但在花招尽出的华丽设定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真材实料的人性辩证?无疑,《非我所愿》亟需用第二季来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