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子文与盛宣怀女儿相爱,出身寒酸被拒婚, [复制链接]

1#
长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www.zherpaint.com/ylbj/jcys/m/426.html

民国期间,上海滩有个著名的豪门名媛叫盛爱颐,她是晚清首富盛宣怀的七女儿,所以人称“七小姐”。

这个盛爱颐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盛爱颐和兄弟们打继承官司,称“新时期法律上男女平等,未出嫁之女子有与兄弟同等继承财产之权”,最终从兄弟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女性身份打赢财产继承官司的女人,一时间举国瞩目。

另一个故事,是盛爱颐和宋子文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简直就是现在很多小说的模式——男子因出身卑微被拒婚后成功逆袭。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盛爱颐和宋子文这段爱情故事。

大小姐和小秘书相爱

年,宋子文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担任秘书。当时,汉冶萍公司是盛氏旗下的一个大公司。

宋子文能进汉冶萍公司,是因为宋家和盛家有很深的渊源。宋子文母亲倪桂珍曾在盛家当过养娘,盛宣怀和宋子文父亲宋嘉树也有过交往。凭借这层关系,宋子文不但顺利进入汉冶萍公司,而且还迅速得到了盛家的重用。

年轻宋子文

当时的汉冶萍公司生意虽然做得很大,但因为管理制度落后,企业内部非常混乱,账目更是一塌糊涂。宋子文进入汉冶萍公司后,说服总经理盛恩颐(盛宣怀四子)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在宋子文的帮助下,盛恩颐治下的汉冶萍公司在盈利上了一个大台阶。

盛恩颐对宋子文刮目相看,凡事都会找他商量,从此宋子文频繁出入盛府。盛恩颐晚上应酬很多,所以常在下午起床。宋子文每次去盛府时,经常要在客厅里等盛恩颐很长时间。

一来二去,宋子文就认识了七小姐盛爱颐。

当年盛爱颐不到20岁,已经是上海滩有名的美人了。因为出身优越,受的也是现代教育,盛爱颐举止落落大方,身上没有小家碧玉那种扭捏气。她和宋子文攀谈几次后,得知宋子文是留美博士,就向盛恩颐提出请宋子文教她英语。

盛恩颐答应了。从此,宋子文在担任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秘书的同时,还兼任起七小姐家庭英语教师的角色,每天在工作之余抽时间来盛家给盛爱颐补习英语。

但对于这个教学任务,宋子文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因为他已经看上这个美丽的七小姐了,非常想接近她,而教英语正好给了宋子文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在此后的日子里,盛爱颐英语水平大有长进,但两人感情的发展比英语进步还要迅速。宋子文年轻英俊、博学多才,盛爱颐美丽动人、温婉多情,两人都看上了对方,互相之间的爱慕之意日甚一日,就差没有点明了。

某天,看时机差不多了,宋子文借教语法之际,大胆地向盛爱颐说了一句“Iloveyou”。盛爱颐脸红了,低下头,眼中有羞涩之意却没有生气之色。

宋子文知道“成了”。从此,大小姐和小秘书正式恋爱了。

女方亲妈“面试”答应婚事

恋爱是恋爱了,结婚遇到了难题。那时不像现在,男孩女孩看对眼就直接登记领证了,那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是像盛家这样的豪门,啥啥程序都得走全了。

宋子文想娶豪门小姐,首先要找一个人去说媒。于是,宋子文去请汉冶萍公司主任秘书蒋慰仙出面。

蒋慰仙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却没有行动。原因很简单,媒人不好当,尤其是盛家这种豪门的媒人更不好当,弄好了皆大欢喜,弄不好可能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所以蒋蒋慰仙没理由去趟这种浑水。

蒋慰仙这边没动静,宋子文干着急但没什么办法。盛爱颐按捺不住了,亲自出马去找蒋慰仙。蒋慰仙敢不搭理宋子文却不敢得罪七小姐,只好硬着头皮去盛府提亲。

当时盛宣怀已经去世了,家里管事的是七小姐生母庄夫人。庄夫人听了蒋慰仙的来意,倒没有生气,不过要安排个“面试”,说先看看男方再说。

在蒋慰仙的安排下,庄夫人和宋子文见面了。见面后,庄夫人劈头就问:“向爱颐求婚的就是你?”

宋子文没想到庄夫人如此直接,慌忙回答说就是自己。

庄夫人问宋子文,他是不是只看上了爱颐的美貌和家庭,是否真正了解爱颐的为人和性格。

宋子文说,七小姐聪明美丽,性格开朗,善解人意,虽然有点好强和任性,但好强说明这个人有主见,任性说明这个人不想委屈自己,总的来说,七小姐是个少见的好姑娘。

庄夫人追问道,既然爱颐是这样好的一个姑娘,你凭什么娶她呢?

宋子文挺直了胸脯,说:“凭我的头脑和双手,凭我的真心和真爱。”

庄夫人又问:“但如果爱颐爱的是别人呢?”

宋子文说:“绝无可能,我们两个是真心相爱的,我们心中只有对方。”

庄夫人点了点头,起身离开。蒋慰仙见状,忙暗示宋子文去搀扶庄夫人。宋子文走过来时,庄夫人没有拒绝,这说明她在心中接受了宋子文。

宋子文长出了一口气,蒋慰仙也喜上眉梢,觉得这件事自己办得还挺圆满。

接下来,就是挑良辰择吉日办喜事了。

女方姨妈看扁宋子文棒打鸳鸯

庄夫人回府后,将此事转告给了自己妹妹、盛爱颐的姨妈庄三小姐。庄夫人本意是想和妹妹分享一下心中的喜悦,她对妹妹说,自己看宋子文这个人一表人才,性格沉稳,还是个留洋博士,确实是一个当姑爷的合适人选。

没想到庄三小姐脸色一沉,说:

“姐,你这事办得糊涂啊!盛家是什么身份,他宋家是什么身份?门不当户不对!难道前朝太保的女儿能嫁给一个吹鼓手的儿子么?这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盛爱颐

原来,盛宣怀在清朝曾被加衔为“太子少保”,是个从一品的大官。而宋子文父亲宋嘉树身无寸职,是一个传教士出身,当年他在大街上传教时为吸引别人注意总是边走边拉手风琴,所以被庄三小姐蔑称为“吹鼓手”。

庄夫人听了妹妹的话,如冷水泼头,心中的喜悦灰飞烟灭了。妹妹说得对,自己这事办得不对。

这也怪不得庄夫人,当时大户人家确实有这方面的讲究。

庄夫人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要求盛爱颐断绝和宋子文的来往,同时从盛家驱逐宋子文,不但英语教师不能干了,还得从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卷铺盖走人。

盛恩颐虽认为宋子文是个人才,但也不敢违拗母命,连夜调走宋子文,让他去汉阳公司会计处。蒋慰仙见事情办砸,忙自掏腰包拿出块大洋,给宋子文当路费让他速去汉阳。

私奔未成终于分手

但那时宋子文是真爱盛爱颐,所以求婚失败也并未死心。他没有去汉阳,而是留下来看事情是否会有转机。

据说,当时宋子文爱得非常痴狂。他每日在盛家门口转悠,见盛爱颐出门就冲到车前,想和她说两句话;即使有人阻止没法说话,能和盛爱颐四目相对宋子文也感到非常幸福。

有一次,宋子文为了和盛爱颐说话,差点被汽车撞了。汽车从宋子文身边擦身而过,近到把他的衣服都刮破了。但宋子文浑然不觉,一心都在盛爱颐身上。盛爱颐见此,也是非常感动。

为了能够在一起,两人甚至策划了一次私奔。

年2月,孙中山到了广州。孙中山给宋子文发电报,要他去广州帮助自己。宋子文决心到广州追随孙中山,只是心中还放不下盛爱颐。

宋子文找机会说服盛爱颐。他说:“你如果爱我,就跟我走吧。你家中的财产,我是不要的,你也不必太看重它。我相信,未来我们的财产要比这多得多。”

盛爱颐心中深爱着宋子文,下决心和他私奔。两人商量好了计划:几天后的晚上,宋子文带一艘小船等在盛家后门,盛爱颐携带红灯笼从后门出来。见到红灯笼后,宋子文会把船靠上去,然后两人乘船火速离开。

可约定好的晚上,宋子文在小船上并没有等到盛府后门的那个红灯笼。宋子文不死心,心想盛爱颐或许是病了,或许是被家人绊住了,他说服自己又接连等了两夜。

他哪里知道,盛爱颐在收拾随身包袱时,被姨妈庄三小姐发现了,然后就被母亲看了起来。

第三天晚上,宋子文又空等了一夜,仍然没有等到盛爱颐。这次他确信,自己和盛爱颐的缘分尽了。

(此段故事另有说法:当时宋子文下定决心去广州,盛爱颐有机会和他一起去,但她不想离开母亲,也不想放弃豪门的生活。

一次,盛爱颐去看钱塘江潮,宋子文拿着船票去找她,劝她和自己一起南下。

盛爱颐拒绝了,掏出一把金叶子说:“你自己去吧,我等你。”

宋子文很失望,但收了金叶子,说算是借盛爱颐的。)

宋子文发达后盛家后悔不跌

宋子文南下广州后,有人脉有才学,迅速崛起。孙中山先让他筹办中央银行并出任行长,然后又任命他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中央党部商业部长。

消息传到上海后,盛爱颐心中窃喜,这下算“门当户对”了,母亲没有理由再反对自己的婚事了。

而盛家人这时的心态,可以用“后悔不跌”四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庄夫人,她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金龟婿,把宋子文看扁了,恐怕要耽误了女儿的一生。

可就在盛爱颐想着再续前缘的时候,宋子文那边却有了变故。

年,宋子文重回上海,身边已经有了夫人张乐怡。张乐怡是大商人的女儿,和宋子文算是门当户对了。

宋子文和张乐怡

而这时,盛爱颐还没有出嫁,一门心思在等着宋子文。得知宋子文已经另娶别人后,盛爱颐以泪洗面多日,最后大病了一场。后来,盛爱颐嫁给了庄夫人内侄庄铸九,时年已经32岁。

从此,宋、盛两人再没说过一句话。

抗战胜利后,盛家兄妹经常在盛宣怀五子盛重颐家聚会,宋子文得知后,找到盛重颐,请他安排自己与盛爱颐相见,打开双方的心结。

不久后,盛家一次聚会中,宋子文出席了。盛爱颐到了盛重颐家时才知道宋子文也在。

宋子文见到盛爱颐,忙主动上前搭话。

但盛爱颐脸若冰霜,仓促应付几句后,就以“我丈夫在家等我呢”为由,离开了盛重颐家,连晚饭都没留下吃。

后来,盛爱颐说:“他春风得意,高官厚禄,我何必去巴结他呢?不过话说回来了,他欠我的金叶子还没还呢。”

宋子文和盛爱颐之间的纠葛,就此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盛爱颐在上海参加工作,宋子文跑到美国当了寓公。

盛爱颐于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宋子文则于年客死他乡。

宋盛两人爱情最炽烈时,写情书互诉衷肠。

盛爱颐说:“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宋子文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没有你,我的世界将是黑暗一片。”

说得海誓山盟,却敌不过世事变故,最后终究变成“此情只能追忆”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