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季户外,意外之下想保命,排名第一的工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今天清理一下背包里的应急装备。我的背包里有两个应急盒,一个是药品,还有一个是应急工具。药品的盒常更新,而这个应急工具的盒子也不知道是一年还是两年没动过了。上面封口的透明胶带已经发干了。拿出看了看,发现这个应急盒里的工具主要就是为了生火而准备的。就着今天清理装备说一说应急装备中取火工具的重要性。我们在户外背包里,有一些装备会静静地躺在背包的某个角落里,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动。偶尔会在替换新装备或者洗包的时候才会翻出来。这些多半是应急用的。比如应急口粮,一直就在包底,差不多一年了,会把旧的拿出来扔掉,换成新的放进去。在我们的应急装备中,如果非要来个排序,那么取火装备应该是排名第一的。尤其是在冬天。首先看应急装备一般应用在哪些情况下。既然是应急装备,一般是意外发生的情况之下:比如受伤、迷路、未按计划时间出山等等。无论哪个情况,在冬季的山林中,最有可能的都是冻死、冻伤。受伤了,需要尽快出山,但前提是不要被冻死。况且受伤了,出山就已经成了很困难的事。药物和急救装备是必须的,但是在山里呆久了,你可以体验下长时间停留的寒冷。迷路,有可能很晚出山,也有可能当天出不了山,我劝你不要相信那些首要是庇护所或者弄一堆树枝野草保暖的说辞,说这些话的人只能说明没有真正实践过意外情况下的冬季荒野求生。不要说庇护所和一堆干草,就算是帐篷和房子,在零下10度20度的山林里,冻不死你,也差不离儿。还经常遇到人一脸天真的说,我不停地跑步,就可以保证冻不死。对这种千年老二,已经无力教导了,笑笑就算了。晚下山是常有的事,首要的是强光手电。强光手电是常规装备,不算应急装备,当然,有很多人根本不带手电,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晚下山,就算晚下山,不是还有手机吗,现在的手机功能很多,其中就有手电筒功能。对此,我其实是相信他们不会晚下山,不会迷路,有手机一定能解决照明的。毕竟意外的时候很少很少。说回主题:为什么说取火装备应该排名第一:1.火是应对冬季户外低温的第一要素:冬季户外,无论是以任何原因滞留在野外了,确保自己冻不死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付低温和寒冷,除了自带的衣物装备,还有搭建庇护所、收集枯草树叶等保暖材料,还有就是生火。庇护所可以挡挡风,但是仅靠冬季自带的保暖装备和一堆树叶枯草,就算冻不死,也是一个极度难熬的夜晚。第二天还能不能有精力走出山去都难说。一旦有了火,就大不同了,无论是靠火堆睡觉,还是在火塘上睡觉,既能确保冻不死,还能相对舒适化。2.火可以加热和消毒食物,安全地补充能量:有了火,可以为食物加热,可以烧开水,这样就有了补充能量的基础。在缺水的地方可以化雪为水,在有水的地方,把地表水进行过滤和加热消毒是基本的安全措施。对食物可以加热后食用,更安全。3.火可以驱赶动物,提高心理安全度:火能驱赶动物,虽然山里现在貌似除了野猪也没个啥,但是对心理安全度提升很多,有了火,人会感觉安全,减少焦虑和不安情绪。既然火这么重要,带个火机不就行了?可能也不那么简单,其它装备带一件备用就行,唯取火装备,最好多带几件。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本人有过对应的经历。1.在野外生火并不容易:受下雪、下雨、刮风等天气影响,想生着火,并不容易。2.野外柴火并不容易获得:有些柴禾可能是透湿的,看着满山枯草和灌木,真要收集柴禾的时候发现很困难。所以为了生火有时候需要带附加工具,比如线锯等。生火装备有哪些?1.一次性火机:一般腰包随手放一个气体火机。防火的最好。再在包里应急装备里放一个。2.煤油火机或砂轮火机:这是应对高海拔用的,在海拔高的地方,气体电子火机打不着火,用煤油或砂轮气体火机较好。3.打火棒或户外火柴:这是应对火机易出故障的情况下的最后保障。打火棒不怕水,不怕湿,保障性较强,唯需要平时加以练习。有时候你不能不相信:平常这些火机用完都不会坏,真到关键时候了,极有可能一用就坏。4.其它相关装备:有人会带喷枪,这个厉害,但是平常用不着,貌似没必要。我也带过一个,上太白山,当时不懂,上去一用就坏了。可以带上线锯、手锯,真要找柴禾的时候,还得有工具。那些小树枝,枯草只能用来引火,没几分钟就烧没了。还得有点大柴禾。如果愿意,可以带点助燃的燃料,比如固体燃料块,不是酒精块啊,那玩意放几天就挥发了。生火怎么生?首先要确定,你在网上看多少个攻略都没有意义,你得自己去天寒地冻里实际干一回。体验过了,你才能真正知道冬季户外生火的不容易,尤其是紧急状态时的着急忙慌之下。1.需要有引火物:火绒、枯叶、枯草、小的树枝。这些必不可少。不是所有东西一划火柴就能点着的,尤其是野外的柴禾有可能都被雨雪浸透了。2.需要有大小木柴:树叶、枯草、小树枝只能用来作最初的引火,一阵风吹过,火势一起,随即就烧没了。需要有大小柴搭配,按照由小到大,层层搭配,根据要用火的时间长来决定木柴的大小和数量。3.选择避风的地方或挖坑生火:意外留宿野外,谁也不知道晚上刮不刮风,会不会下雨下雪,当然要选择避风挡雨之处。比如山洞、山崖下、废房子里。最好能形成火的反射面。如果实在找不到避风避雨处,建议挖坑生火,类似达科它地灶,能防风、防防小雪小雨,实在不行,可以给火坑搭上个棚子。在有了火的基础上,再来考虑庇护所的事。用块救生毯几根树枝快速搭个棚子吧。第三步才是考虑食物和水的问题。一天一夜不吃喝饿不死的,要是没火,一晚上可能就冻成冰挂了。生火工具绝对是应急必备装备,且不仅仅是冬季户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