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是怎么脱困的?西风解意恰逢浮冰窗口期
昨抓住破冰“窗口期”,冲出重冰区;俄科考船也自救成功一月七日,“雪龙”号船头冰面裂开一条水道 闽南1月8日讯 经过14个小时的努力,北京时间7日17时50分,“雪龙”号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7日全天至8日中午前后,该海域出现的西偏北风,使得浮冰区的海冰松散,是雪龙船脱困的最佳“窗口期”。 俄被困南极浮冰区的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7日也自行成功驶出密集浮冰区。 艰难突围 在狭小航道中向右“转身”,花了一整天 从7日零时左右,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所在海域的风向终于转为盼望已久的西风,浮冰开始吹散。“雪龙”号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早晨5时左右开始突围行动,一直向右前调转船头。由于浮冰太厚,冰上积雪很多,行进十分艰难。整整一天,“雪龙”号都是在密集浮冰区狭小的航道里极其艰难地“转身”。17时50分左右,“雪龙”号船头刚刚调转到100度左右,在一记有力的破冰力量冲击下,横亘在前方的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让出一条水道。“雪龙”号迅速穿过这条水道,成功破冰突围。 向右自救 此前已细化出船头向左、向中和向右三条突围路线 据央视援引中国国家海洋局消息,此前“雪龙”号突围的方案已经细化成三条路线,即船头向左、向中和向右。向中的线路就是“雪龙”号来时的路;向左线路是最远的一条路,即绕一个大圈后到达清水区,因为这条路浮冰最少,相对比较安全;往右的线路需要“雪龙”号先往北,再往南折返,然后去往清水区,这样做是为了绕过大冰山。这条线路听起来复杂,但事实上是距离最近的。7日,“雪龙”号向右前调转船头,突围成功。 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主任曲探宙5日曾介绍,如果自救未能成功,“雪龙”号将向美国“北极星”号求助。“北极星”号去年12月初已在前往南极途中,“北极星”号接受澳海事局请求,5日从悉尼出发,预计在7天内抵达出事海域。 继续科考 船上物资充足,继续踏上环南极洲征程 目前,“雪龙”号正航行在南纬66度45分、东经144度50分的南大洋清水区,海面只有零星浮冰,“雪龙”号以9节的航速轻松地航行在海面,继续踏上环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征程。“雪龙”号上的科考副领队徐挺向介绍,船上的101名人员和船只都很安全,部分科学考察项目也还在照常进行,目前船上的燃料、食品、淡水等物资也相对充足。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教授表示,船上补给物资充足,能维持到4月10日。 : 俄国载74人船只南极遇险5天 中国雪龙号前往救援 中国雪龙号营救52名南极旅客 已被困1个多星期 “雪龙”号受困南极密集浮冰区 一夜间右舷现大冰山 “雪龙”号昨冲出重冰区 成功突围浮冰区[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