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
多数人都不会太陌生,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更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本书里总是能用一些接近我们生活的实例,去说明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结论,实用性非常强大。
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事,我们都生怕做一个层次低、格局小的人,但某些行为和细节则会暴露出我们的一些缺点。
正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只要你不断反复研读,它必将助你获取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人性的弱点》:我见过活得舒服的人,都有点自私
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人生几十年,你有哪些最深的领悟?”
有人回答说:“茶不要太浓,饭不要太饱,永远不要对人太好。”
人这一辈子,经历多了才明白:余生不长,最紧要是取悦自己。
因为真心不一定能换来真心,你的善意迎接的可能是变本加厉地索取。
反倒是那些“自私”的人,过得舒服坦荡,无畏、无惧、无忧。
拼命讨好别人
委屈的总是自己
一档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网友楠楠来信诉说了自己的烦恼。
楠楠是一个有严重讨好型人格的人。为了让妈妈喜欢她,她总是尽力去讨好,哪怕有些事自己并不喜欢做。
长大后,她成了一名教师,可这样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
同事一需要代课就找她,因为她从来不会拒绝;为了讨好同事,楠楠甚至会提前2小时出门,绕远路去给大家买早餐。
在学生眼里,楠楠同样是好欺负的软柿子。
上她的课,学生们光明正大看小说玩手机;提醒他们认真听课,也只是嘻嘻哈哈开玩笑就过去了;为了让学生写作业,她自掏腰包给全班同学买了新年礼物……
可即便是这样,学生依旧不听她的话。
楠楠很想鼓起勇气说“不”,但这话一说出口,她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
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尽可能满足别人的期待,却还是只能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被讨厌的勇气》中说: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你讨好所有人,唯独没有讨好自己。
不想对方失望,于是习惯了大度善良,将所有的刺都倒扎在自己身上。
林志玲也是圈内出了名的暖心大姐姐。
演戏的时候,导演让林志玲坐着候场,可她怕搞皱了旗袍要麻烦服装师重新熨烫,所以站了个多小时;
参加《天天向上》,她的手不小心被衣服上的铆钉划破,被主持人发现后才包扎了伤口。明明受了伤,还在一个劲地道歉……
这样的懂事,让蔡康永很是心疼。每次碰面,他都会让她不要再这样了,自己会太累。
善良是一种美德,但毫无底线的讨好,往往是掏空了自己,伤害的也是自己。
人要真正过得开心,终究要先学会自私一点,懂得如何取悦自己。
你可以让别人舒服,但也不要委屈了自己。如果温暖别人很累,那就不要逼自己去顺从。
有一种“无私”
比自私更可怕
无私的爱,有多窒息?
演员朱雨辰在节目中,不止一次表达妈妈给他的爱,压力太大了。
上大学时,朱妈妈认为儿子没有自理能力,带着他办理入学手续,去宿舍给他铺床,担心儿子睡不好,还把室友天天问了个遍——是否有打呼的习惯。
儿子工作后,她坚持跟组。
儿子去哪里演戏,她就跟到哪儿,给他熬汤做饭;
收工之后,儿子有时候会和工作人员在外面吃宵夜,可朱妈妈还是会大半夜起来给他做饭;
别人的房间门上贴的都是请勿打扰,只有朱雨辰的门上贴的是请勿打扫;
她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来熬梨汁,即使儿子不爱喝,或者肚子撑喝不下,她也要他喝完再出门。
在生活上,朱妈妈还会翻看儿子的博客,每一条都不错过,并用本子一一抄写下来。
朱雨辰知道后,吓得再也不敢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这种无私的母爱,对朱雨辰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导致如今44岁的他至今还单身一人。
他曾谈过两个女朋友,汤唯和姜妍。
和汤唯谈恋爱的时候,朱妈妈就一度棒打鸳鸯,因为她希望未来儿媳妇能像她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儿子。
后来儿子和姜妍拍戏,相识相爱。姜妍是一个很会生活的女孩,厨艺了得,也特别会照顾人。
但朱妈妈依旧不满意,认为她穿着太过暴露。
过于理想化的标准,过于强势的母爱,让很多女生不敢靠近朱雨辰。
每每说起这些,朱妈妈则感叹自己在家的地位就像个菲佣,说自己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全身心地奉献给了儿子。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私奉献给这个家庭,给她的孩子,带来了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
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无私,强行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期待,这是最可怕的自私。
未必一定是爱,可能是毁灭,是控制,或者其他的负面效应。
不管多么努力,最后往往只能感动自己,还害了最爱的人。
想活得舒服
多少要有点“自私”
现实中,很多人为了顾及面子,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息事宁人,把不痛快留给自己。
但人想要活得舒服,至少需要三分底线,五分原则和一点“自私”。
第50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郑裕玲与*渤同台颁奖。
为了活跃气氛,郑裕玲故意拿*渤的衣服开涮:
“今天晚上你是穿的睡衣吗?因为我五年没来金马奖了,所以穿的特别隆重。而且你看像刘德华、郭富城他们穿的也很隆重!”
如此尴尬的问题,*渤没有因为自己是主持人就选择忍气附和,直接怼了回去:
“其实这五年中,金马奖我都有在参加,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一样。”
话音一落,台下立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纷纷为*渤的高情商喝彩。
*渤的高情商,不仅仅体现在会说话,也正是他在为人处世上坚守自己的原则,遇到不舒心的事情及时排解自己的情绪。
与其过分讨好他人,不如先取悦自己。
他人的事情,量力而行。
学会自私一点,亮出自己的底线,你会过得舒服很多。
怎么做呢?这三点,必不可少。
1、别只在乎别人,学会“悦己”
作家刘同说过:“对人好,可是不讨好。”
真正关心你的人,不需要你讨好,而不在乎你的人,再讨好也是徒劳。
网红博主papi酱,曾给自己的人生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当时这个排序还一度受到网友们的谴责,如今回首看来,才发觉是我们太“傻”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必须无私,做事多为别人考虑,无形中却不断亏欠自己。
人生苦短,变化无常,我们应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