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Fitbit时代的可穿戴设备之战
Fitbit 今天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 2007 年成立于旧金山的 Fitbit 是最早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并专注于此的公司之一。2008 年 9 月,Fitbit 在 TechCrunch50 中首次亮相,一年后的 2009 年 Fitbit 带来了它们的第一款产品:一个 U 型夹子状的健康追踪器,用来记录运动和睡眠数据。当时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几乎一片空白 TechCrunch 当时还拿它与有记步功能的 iPod 比较。相比之下,另一位可穿戴设备的先行者 Jawbone UP 发布于 2011 年,Nike FuelBand 2012 年 1 月推出,Misfit 在 2012 年底才开始众筹。 占据着明显的先发优势,竞争对手还未来得及在方兴未艾的可穿戴市场有所动作时,Fitbit 就已经成为了运动手环的代名词。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Fitbit 先后推出了售价在 60 美元到 250 美元不等的产品线,既有简单的计步器 Fitbit Zip,能跟踪爬楼梯数量和睡眠的 Fitbit One、也有运动手环 Fitbit Flex、智能体重秤 Fitbit Aria。去年能够测心率的 Fitbit Charge HR。另一款 Fitbit Surge 则已经很接近智能手表:有一块显示屏,具备来电、短信提醒等功能。 除了外观设计,数据同步方便、支持的设备多是 Fitbit 产品的一大卖点。当 Jawbone UP 刚刚推出时,它只能与 iOS 设备连接,Fitbit 可一开始就可以用无线连接,它是首款支持 Windows Phone 的智能手环,最早提供开放 API 的运动手环。最新产品已经支持 GPS 和心率功能。 除满足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的健康需要外,它还向用户提供健康数据分析服务,有 670 万的活跃用户是它的付费会员。 过去六年中,Fitbit 共售出 2050 万个可穿戴设备,IDC 的数据显示,尽管有小米、Jawbone 的竞争对手,今年一季度 Fitbit 在手环类设备中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 50%,在可穿戴设备整体市场的份额达 34%。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在公开场合戴 Fitbit 手环出镜,名人效应显着。 Fitbit 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推动。可穿戴设备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几乎所有主流产品的出货量都翻了一倍以上。除了遍布全球的健身风潮,刚刚兴起的智能手表市场也功不可没。 2014 年,Fitbit 共销售了 1090 万个健康追踪设备,营收 7.45 亿美元,净利润为 1.32 亿美元,比 2013 年翻了一倍以上。今年前三个月,Fitbit 营收为 3.37 亿美元,净利润 4800 万美元。持续增长的势头为 IPO 奠定了基础。